“两办”日前印发《关于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意见》,其中提到“统筹规范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无独有偶,美国最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也提到了“支持教育和学徒项目”。
去年年中,特朗普就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计划通过加大政府对“学徒项目”的支出,扩大美国的学徒人数,并且减少行政手续便于企业自行制定学徒项目。在颁布法令的演讲中,特朗普强调重塑“学徒制”是捍卫“工作的尊严”的重要手段。“学徒制”也为没有获得本科文凭的蓝领工人提供另外一种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途径。
为什么特朗普要提到“工作的尊严”呢?这些法案的背后有很多深刻的政治因素。随着商业全球化的兴起,美国企业将大量中低端制造业工作外包到成本更低的发展中国家。但在这一过程中,那些靠体力、制造技能和手工技能生存、养家糊口的普通美国工人,遭受到了大规模的失业。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低端制造业外包可以降低产品的成本、减少对本国环境、资源的压力、又能降低消费品价格,这是提高国民整体收入的理性选择。然而,从劳动者个体来看,国家整体收入的提高,并不一定可以完全按比例的反应到个体家庭收入上。在缺乏足够的社会政策、社会资源再分配等宏观调控手段的情况下,反而会让个体家庭感受到巨大的经济落差,加剧社会财富的不平等。
在这些失业的蓝领工人眼中,他们就是商业全球化的牺牲品。英国的制造业工人也有同样的感受。面对全球化后制造业工作的流失和移民涌入的可能性,这种群体性的失落和不满最终导致了很多人投票离开欧盟。从资本的角度来看,英国离开欧盟是百害无一利的,他们并不相信也不理解在工业重镇生活的工人会选择损害自身的经济利益。然而,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英国的工业城市桑德兰、德比郡、谢菲尔德、伯明翰和诺丁汉都选择了脱欧。也许一种合理的解释是,资本与普通民众在全球化中的感受并不相同。
如果当地政府并没有及时提供职业再培训,创造其他的就业机会,这些失业的工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无法找到合适的工作。而他们大部分人是血气方刚的成年男子,习惯了体力技能工作。无论是让他们从事一天七八个小时坐在电脑前的工作,还是失业在家,都会引起他们焦躁、愤怒和不安的情绪,仿佛自己失去了男性的尊严。在美国,制造业工作外流最严重的几个州在上次美国大选中都将选票都投给了特朗普。而很多特朗普的支持者也很可能成为“学徒项目”的受益者。
除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之外,“学徒项目”还会对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有以下作用:
首先,发达国家的“学徒项目”的重新兴起往往伴随着中端制造业回流,这有助于巩固制造业创新和发展赖以生存的“工业技能和技术基础”。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加里·皮萨诺和威利·史在《制造繁荣:美国为什么需要制造业复兴》一书中反复强调长期外包策略给美国制造业带来了严重危害,很多核心技术、技能已经流失。而这些技术和技术工人是工业发展的基础。这不利于美国未来的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特朗普将保护和发展核心制造技术视为巩固国防工业基础的关键。而职业技术学院和“学徒制”正是实现该目标最主要的手段。
在特朗普上台之前,一些美国学者就已经呼吁美国企业应该加大在本土的投资力度。奥巴马在任期间也加大了对于高新技术的投资。需要注意的是,特朗普的制造业政策更倾向传统制造业,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紧密相关。无独有偶,英国也在反思长期制造业外包,造成的职业技能和技术工人的流失。一些英国学者十分担忧脱欧后的劳工市场,呼吁政府重视职业教育,扩大“学徒项目”,大力培养职业技术工人,发展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培养技术人才的模式。
其次,“学徒制”可以为企业提供具有专门技能和知识的人才,并更可能塑造长期稳定的雇佣关系。在高等教育普及之前,“学徒制”原本就是传统制造业的主要职业教育手段。德国、瑞士制造业,如博世、奔驰、宝马,至今仍大量使用“学徒项目”为企业培养量身打造的技能工人。很多“学徒”高中、甚至初中毕业后就加入这些企业,学习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的制造技能。很多企业还设立专门的“学徒”教育中心,或者将“学徒”送到附近的大学学习相关知识。与普通的大学生不同,他们的学习目的更明确,毕业后继续回到企业工作,并更能获得提升的机会。
企业对于“学徒”长期的职业教育投资,也让“学徒”更加了解和认同企业的价值观和生产方式。随着认同感的提高和技能的专业化,“学徒”会更倾向于长期为企业工作。在“学徒制”盛行的德国、瑞士,很多技术工人终身都只为一家制造业企业工作。而这两个国家的就业率在发达国家之中都属于较高水平。
最后,“学徒制”也可以为更多的家庭提供经济保障。随着高等教育逐渐趋于商业化,激烈的竞争、高昂的学费都给很多普通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如果只有获得高等教育文凭,才能取得较高的工资,那么很多普通家庭都会被排除在外。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适合全日制大学本科教育,也并不是每一份工作都需要大学文凭。
社会应该给每个人一个平等的机会去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些擅长并热爱制造技能、手工技能的年轻人,应该可以通过“学徒项目”进入到高端制造业企业中,获得一份“体面而值得尊重”的工作。而社会也应该改变固有的看法,制造业“学徒项目”并不应该被视为是考不上大学后退而求其次的无奈之举,而应该被视为同样重要、同样有前途的职业教育培训渠道。
中国制造业正在经历向高附加值、高新技术、以创新为导向的高端产业链转型。人才培养是实现产业转型的基础。但事实上,很多企业都发现行业中缺乏大量高精专的技术人才。在转型期间,中国既要注重对于核心中高端技术工作的保留,巩固由技术、生产流程和技术工人组成的“现代工业基础”,也要平衡教育政策,注重职业培训,发展现代学徒制,培养大量技术工人,弘扬工匠精神。(作者是留英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