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新奥斯纳布吕克报》4月1日文章,原题:欧洲与中国构建电影合作网络 作为一个经济竞争者、合作伙伴和投资者,中国早已成为全球玩家。这也适用于电影业务——中国很快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那里目前拥有约5万块电影屏幕,比美国还多,这就是欧洲电影业转向中国的一个令人信服的理由。
经济实力的确是电影成功的保障,但创造性人才也不可或缺,这方面中国仍非常缺乏。随着中国观众的品位不断升级,电影的质量也变得越来越重要。好莱坞的大片模式曾被中方电影人士奉为成功的商业模式。不过近年来,随着一些好莱坞大片在华表现低迷,这让中国的电影投资人明白:用好莱坞模式(做大场面)能赚钱,但也能亏很多钱。这也让欧洲正成为中国电影人的新目标。
在2月柏林举行的中欧电影研讨会上,双方都希望改善合作关系。中国人希望更多地了解欧洲的电影制作,欧洲人则希望更多了解中国电影市场。研讨会主办方“龙跃制片人协会”创始人波尔托内说,“中国社会正在迅速变化。每年都有新的趋势、新的发现。很快,中国的电影市场将对任何艺术形式的电影敞开大门。”
成立于2014年的“龙跃制片人协会”,是欧洲电影人希望参与中国电影市场的缩影。过去,中国人主要聚焦好莱坞,现在欧洲要改善与中国的合作,做到“双赢”。欧洲生产了不少“小而精”的艺术电影,比如投资400万欧元的西班牙电影《看不见的客人》不仅获得了多个奖项,在中国也赢得了不俗的口碑。未来,双方可以联合制作电影,欧洲也可以给中国电影提供有吸引力的拍摄地点。
合作的最大挑战可能是欧中之间的文化差异。不过近年来,中国人对欧洲的了解更多;看字幕,对习惯于多元文化的中国电影迷也不是问题。波尔托内对此有信心:“东西方之间的关系就像一个孩子,我们现在必须教导他们站起来,并走出第一步。”(作者马塞尔·卡文特尔,青木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