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在全国首创摸清“家底”新举措
“云平台”实现国资动态监管
“大到一块土地、小到一台电脑,只要是国有资产,平台都将实现实时管控。”近日,南宁市财政局办公室内,国库支付中心副主任刘波正在电脑前查看由南宁市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自动生成的“财政地图”。“地图”上,该市国有资产运营情况、负债规模以及政府债务风险能力等“家底”一览无余。
南宁市有400多家行政事业单位和200多家国有企业,平台如何才能摸清“家底”?记者了解到,自2017年6月30日平台一期工程上线以来,该市就通过开发端口接入、数据共享等方式打通了“信息孤岛”;平台建设不到一年,数据采集方式已经从最开始的报表录入升级为在国土、工商等关键部门系统中植入“探针”,土地房产、企业股权等稍有“风吹草动”,平台都能实时掌握。
摸清了“家底”,党委政府的决策就有了切实可靠的第一手数据。“一旦综合债务率处于危险状况,系统就会作出相应风险预警提示。”负责平台建设的重庆金融资产交易所有限责任公司产品经理李继鑫说。记者了解到,目前扶贫资金监管系统、财政一体化系统和国资一体化系统等平台二期功能已经上线并投入使用,其构建“不能腐”机制的效能正在初步显现。
平台将国有资产招拍挂信息和国有企业融资需求向全国“买家”和投融资机构进行精准推送,堪称“南宁国资”版“天猫超市”。截至3月12日,平台累计推送项目64宗,挂牌总金额11.89亿元,溢价超过20%;完成17单融资121.84亿元,节约融资成本超过6500万元。作为首家从中受益的企业,南宁交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投融资部经理刘勇对平台给予高度评价:“融资服务平台的出现,解决了过去信息不对称、融资难、融资成本较高等问题,实现了融资渠道市场化、交易透明化,有效降低了融资成本。”
作为全国首个实现政府对公共资产负债全面动态监管的创新举措,南宁市公共资产负债管理智能云平台上线不到一年,国有资产“摸得清、来去明、管得住、利用好”的成效引起多方关注。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公共资产研究中心主任文宗瑜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平台形成了可持续性的数据库,为南宁市加强资产负债管理、推进国资监管改革深入、主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提供数据依据,“从目前取得的成果来看,南宁市在全国率先打造的智能云平台,其发展走在了全国前列。”
目前,该市正在探索将国有产权房、土地收储等资产纳入“财政地图”管理,进一步梳理摸清事业单位租赁资产情况,同时探索利用财政风险模型、债务风险管理模型、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宏观算法,为防范债务风险和政府决策提供更为精准的参考。(记者 孟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