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最需要什么样的干部,我们就派什么样的干部!”在4月11日召开的大连市选派干部到乡村工作动员会上,大连市委主要负责人的一席话掷地有声,清晰阐明了大连市向乡村选派干部遵循的总体原则,切实增强选派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做到下派干部选得准、下得去、融得进、干得好。
选派干部到乡村工作,是大连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推进“两先区”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大连市委、市政府结合当地实际,决定从4月起陆续选派1000余名优秀干部到乡镇和村工作,对全市1035个行政村实现全覆盖。首批从市县两级选派的480名干部,重点派驻集体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村及所在乡镇,将于4月底前全部到位并开展工作。
为选准配强下派干部,确保选派工作出成果、见实效,大连市坚持调研先行,开展了大量细致的农村基层调研工作。今年以来,大连市委主要负责人带队,先后到扶贫任务比较重的庄河市、花园口经济区、普兰店区、瓦房店市,深入低收入村的田间地头和非公企业进行广泛调研,了解基层乡村情况以及需要什么类型的干部,为下一步选派工作“把好脉”。大连市委组织部门则组织各涉农区(市)县采取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逐一摸清每一个需要选派干部的乡村情况,对乡镇街道主要调查自然资源情况、主要产业、需要选派干部帮助解决什么主要问题等16项内容,对经济薄弱村主要调查村级债务总额、村集体收入来源、制约发展主要问题等28项内容,并根据调研得来的数据、实情、问题,分门别类建档立卡,为精准选派干部做足功课。
前期的调研显示,农村基层需要经济类、党务类、管理类干部的比重较大。针对这一实际,大连市严格标准和程序,精心挑选政治坚定、能力突出、作风过硬的后备干部及业务骨干,特别是把懂党务、懂经济、善管理,能够迅速进入角色,帮助乡村发展振兴的干部选出来。同时,综合考虑选派干部的专业和特长,紧贴农村需求进行因村选派,让“科技干部配产业村、经济干部配贫困村、政法干部配乱村、党政干部配难村”,提高选派工作的精准性。
大连市还强化制度建设,建立目标承诺责任制度、工作报告和年度述职制度、考核奖惩制度、督查制度等四项制度,坚持在基层培养、考察、选拔干部,督促和激励下乡干部主动作为,切实推动乡村振兴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