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专家 » 外媒 » 正文

全球报道:为中西部“抢人”说句公道话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4-17  来源:环球网
核心提示:《环球时报》4月4日登载题为《别把揽才搞成政绩工程》的文章,作者对当前城市间尤其是中西部城市招揽人才的做法提出了相关论点,

《环球时报》4月4日登载题为《别把揽才搞成政绩工程》的文章,作者对当前城市间尤其是中西部城市招揽人才的做法提出了相关论点,对此笔者有不同角度的理解。

从这一轮的人才争夺来看,主要集中在国家中心城市之间,但上海、北京的人才新政与武汉、郑州、合肥、西安等中西部城市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上海在2016年即出台了人才“30条”,此后陆续发布69项配套政策,其目标是吸引和集聚大批高端人才到沪工作;北京提出的是“高创计划”和“高聚工程。这与武汉、西安等科教重镇的新政做法有所不同。武汉、西安的在校大学生超过百万,但每年能留在这些城市或服务本区域发展的不足30%,因此,与其说是“人才争夺战”,更不如说是“人才保卫战”。

城市间的人才争夺不能简单地被归入政绩工程。过去一两年,武汉、长沙、郑州、西安、成都等中西部中心城市均在积极谋求城市基础配套和营商环境的改善提升,这一点是值得肯定和支持的。一些城市推进的“烟头革命”和“厕所革命”,开展“车让人”行动,契合了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城市面貌和城市风气发生了显著变化,成都、西安的营商环境在全国也处于不错的位置。而如何实现人才队伍的规模性成长则成为这些城市必须同步考虑和解决的问题。无论是人才争夺还是招贤纳士,各个城市的举措和手法各有不同,比较而言,结合学科建设和产业链打造的广州做法,更值得称道。而类似“人才争夺攻坚战誓师大会”的做法,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无奈。

各中心城市无论是人才招揽还是人才争夺,都不能孤立的来看待,这与过去多年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地区人才流失有着很大关系。从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来看,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的一些高校和部分学科下滑趋势明显,个别高校原有的优势专业在过去十多年间始终面临着来自东部地区“抽血式”的人才争夺压力。在东部地区“建实验室”“给别墅”和大量科研配套的承诺下,西部地区的“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和“杰青”人才呈现规模性流失,以至教育部就此专门出文指出不鼓励东部高校从中西部、东北地区高校引进人才,希望东部地区能手下留情。

未来中心城市之间的人才争夺战将是一场“持久战”,每个城市都要念好自己的“人才经”。中西部中心城市与传统一线城市有着不小的差距,手里可打的牌、可用的资源并不多。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对这些城市的一些做法多一些理解。对中西部地区对人才的向往和争夺,应当给予更多的正面鼓励和适度的调整建议。另外多说一句的是,当前在努力“抢人”的城市大多是国家中心城市,肩负着引领和带动区域发展的重担。如果这些城市出现了人才塌陷,对区域协调发展将形成极为不利的影响。(作者是广西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