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就打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大攻坚战”提出明确要求,要有效防范化解债务风险,绷紧防范化解债务风险这根弦;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是打好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战。
推动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取得明显进展,加大精准脱贫力度,推进污染防治取得更大成效,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后必须迈过的三道关口。在高质量发展上走在前列,是江苏这个东部发达省份理应承担的重任,也是江苏放眼未来必须打好的战略主动仗。
坚持底线思维,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在“三大攻坚战”中,“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居首位。其中,金融风险是当前最突出的重大风险之一。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防范化解重大风险要坚持堵疏结合、有序化解、标本兼治。
“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金融系统义不容辞的责任。”人行南京分行行长郭新明说,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需要发挥金融委的作用,控制宏观杠杆率,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实现金融和实体经济、金融和房地产、金融体系内部良性循环的协调性金融发展,实现不囿于托底经济高速增长压力的集约型金融发展,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包容性金融发展。
省银监局局长扶明高认为,江苏是金融大省,但还不是金融强省。当前,全省金融体系的风险总体可控,但由于多种原因,仍处于风险易发多发期,非法集资隐患、个别地方债务等风险依然存在。打好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需要坚持标本兼治,疏堵并举,发扬“钉钉子”的精神,一项一项抓落实,在整治金融乱象、防范处理非法金融活动、进一步服务好实体经济等多方面发力。
金融与经济相伴相生,相互依存。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有利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3月2日,江苏省兴化市人民法院金融巡回法庭正式成立,这也是江苏省首家“全覆盖”金融巡回法庭,实行金融案件集中管辖,整合“刑、民、商”等法律,并构建专业化审判模式,采用“全案要素式+类案集中审+简案当庭判”审理模式,将为提升地区金融诚信指标、打击破坏金融安全犯罪、促进金融服务地方发展提供一个更为规范和专业的审判机构。
省金融办主任查斌仪认为,在各类风险案件诉讼审判中,金融案件往往工作量大、审判时间长,组建金融法庭,有利于提升案件审理审办效率,提高执行率。“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是一项系统化工程。既要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等事关百姓资金资产安全的非法金融活动,对地方金融组织清理整顿、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一般工商企业排查、融资广告类发布等保持高压态势,同时也要疏通金融服务百姓生活、流向实体经济的渠道。”他说,以服务实体经济来防范风险是最根本路径,关键在于如何将更多的金融活水引入实体经济。目前,我省综合金融服务平台正在试运行,未来将配套设立省级征信服务公司。
深化机制创新,推进精准脱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性的指标是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省委农工办(省扶贫办)主任赵旻说,对照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根据《坚决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指导意见》等,我省准备从以下五方面抓好贯彻落实——
着力推动因病因残致贫返贫问题的解决。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相互衔接的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多重医疗保障机制,全面落实低收入人口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报销比例提高5%-10%的政策;省级财政通过调整扶贫资金使用结构,进一步加大对参加农村基本医保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个人缴费部分的补助力度;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探索建立由财政资金支持的精准扶贫医疗补充保险;学习借鉴无锡等地的做法,利用政府资助、社会捐赠、集体出资和群众自筹资金因地制宜建立乡镇或村级医疗互助机制,引入有成熟技术的第三方管理等,让低收入人口敢看病、看得起病。
加大重点经济薄弱村帮扶工作力度。对“四低一高”重点经济薄弱村,主要通过加强村级“两委”班子建设、推进改革创新、培育特色产业等措施,切实增强内生动力。整合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等资金,确保每个重点经济薄弱村省级财政补助资金达200万元,切实增强发展能力。
全力推动各项政策落实。以2018年“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为契机,开展一次政策落实情况大排查行动,突出强化“三保障”措施落实,对全省所有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三保障”落实情况逐项对照检查核查,及时发现政策落实存在的突出问题。
全力加大应对返贫工作力度。在到户、到人核查定位落实的基础上,进一步区分因病、因残、因灾、因学和缺技术、缺项目、缺劳力等致贫原因,制定和实施具体帮扶计划,明确进度、倒排时间,确保返贫农户稳定增收脱贫。
深化扶贫开发创新,大力推进资产收益扶贫。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重点经济薄弱村为主,稳步推进搬迁扶贫,实施整村推进、整体搬迁、集中居住,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同时,针对我省扶贫领域存在的作风问题,以开展“三查三治”为重点,以作风攻坚促进脱贫攻坚,以过硬作风赢得精准脱贫过硬成果。
聚焦“三大战役”,强化污染防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加强荒漠化治理和湿地保护,加强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3月23日,省环保厅召开全省环保系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视频会议,部署贯彻落实工作。厅党组书记王天琦指出,我省要以“生态环境高质量”为导向,以“263”专项行动为突破,以落实环保“党政同责”为保障,聚焦治气、治水、治土“三大战役”,强化源头防治和监管执法,更大力度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更大幅度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作为环境监测工作者,要运用高科技装备和现代化监测手段,实现传统环境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转变,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及时发布信息,强化民生监测,提供统一、完整、实时、科学的生态环境监测信息,确保环境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有的放矢、精准发力。”省太湖水质监测中心站站长胡冠九说。
省环保厅大气处副处长张祥志表示,今年我省大气污染防治将紧扣PM2.5和臭氧浓度“双控双减”,加强大气污染治理力度。全省煤炭消费量要比2016年减少1800万吨;继续关停一批化工企业并开展非电行业氮氧化物的深度治理;进一步推广新能源汽车,大力推动城市电动公交发展,南京、苏州等市试点推进电动公交车全覆盖。
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并非一蹴而就。专家们提醒,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当前更应重视“肉眼看不见”的致污因子。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教授朱晓东告诉记者,眼下易造成空气质量不达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臭氧超标,这归根结底源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超排。当前省内仍有企业虽配备相关回收装置,却并未按要求投入使用,“环保督察执法的力度还有必要进一步提高”。
在省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孙克强看来,深入推进污染防治工作,对环境治理中“认识与行动”“治标与治本”“短期与长期”关系的有机统一提出更高要求。环境破坏不是一天造成的,环境修复也不能只看表面。不论社会引导、决策制定还是官员考核,都应遵从长期推进的思路,拿出系统性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