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人物 » 正文

全球头条--心系群众 平山县乡镇干部倒在岗位上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5-04  来源:河北新闻网
核心提示:平山县乡镇干部李革平22年心系群众,49岁突发疾病倒在岗位上

“这顿饭咱欠‘大个儿李’一辈子 ”

平山县乡镇干部李革平22年心系群众,49岁突发疾病倒在岗位上




李革平在西柏坡学习。 (图片由家属提供)

“说好有时间来我家吃顿家常饭呢,怎么他说没就没了?这顿饭咱一辈子都欠‘大个儿李’的了!”平山县胡家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67岁的胡海堂一说起“大个儿李”,不禁掩面而泣。

“大个儿李”是乡亲们对平山县东回舍镇城建所长李革平的称呼。和乡亲们打交道22年,许多人不知道李革平的名字,但大家都知道城建所的“大个儿李”。“个子大、总爱笑,更像邻家大哥。”这是乡亲们眼中的李革平。2018年1月5日下午,49岁的他突发心脏病,倒在了工作22年的岗位上。

生活中的李革平:

他平均每年超300天在群众身边

李革平1989年在平山县物资局上班,1996年调到东回舍镇。“抗战时期,东回舍镇出了有名的模范大枪班,咱是革命后代,找着组织了,一辈子就在这儿干了。”22年后,李革平真的就留在了东回舍镇,再也走不了了。

2016年,精准脱贫战役在全国打响,住房安全是脱贫标准中“两不愁三保障”的硬要求。城建所担负全镇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住房鉴定和危房改造工作,任务艰巨。

这一年发大水,胡海堂家的房子倒了,水还没退,“大个儿李”就来询问家里的情况。他握着胡海堂的手说,有党和政府,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然后就量房子,走时还从包里掏给我几包方便面。”说起这些,胡海堂声音再次哽咽,盖房子时,“大个儿李”来了两次,总是问钱够不够用,还有啥难处。

“每次留他吃饭,他都说还有事忙,下次吧。”胡海堂说,自己搬家暖房时,托人找“大个儿李”来吃饭,他又说等下次吧。现在胡海堂还常做梦,梦里一开门就能看到那个熟悉的大个儿满身泥,抬头冲自己笑,去拉他回家吃饭,却咋也抓不住他的手。说着,胡海堂老人眼里的泪水又淌了出来。

李革平22年如一日扎根基层,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和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这里的乡亲。22年来,李革平下村6600多天,平均每年超300天都在群众身边、农户家里,累计行程约3.3万公里。他用双脚量出了一名共产党员使命的长度和信念的高度。

工作中的李革平:

平凡而繁重的乡镇工作,一干就是22年

22年来,李革平扎根乡镇一线,在平凡而繁重的工作中,诠释了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不平凡;22年来,李革平一直想登顶五龙山,却因为工作的忙碌始终未能如愿;22年来,李革平陪家人的时间少之又少,一次次的承诺无法变为现实。

2016年7月,一场特大暴雨侵袭平山,五龙山下的郜家庄、白塔坡、胡家庄、四角坑等11个村情势危急,道路中断,交通受阻,农户房屋倒塌现象严重,前几个月加班采集的住房数据只得重新收集。李革平带着所里的干部,踏着泥水,饿了啃口干粮,渴了灌口凉水,连续奔波了三天两夜,走遍了全镇所有的重灾村,摸清了农户房屋受损情况。

李革平有一个小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记满了村民名字、致贫原因、危房基本情况等,没事时他经常拿出来看看,谁家老人生病了,谁家有困难,谁家危房改造还需要做工作,他都记得清清楚楚。摸着上边的政策,他跑机关、跑银行、跑企业,把各种优惠政策和支持往村里拉。在李革平办公室的桌子上,他的笔记本还摆放在上面。厚厚的笔记本从2015年1月4日开始,到2018年1月2日终止,上面详细记录了几年时间里走访的每一位村民,记录了他们不同的家庭情况。

这两年,对于东回舍这个工业镇来说,环保压力也越来越大。2016年5月,在李革平的积极呼吁、跑办和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东回舍镇区利用石家庄柏坡正元化肥有限公司工业余热实现集中供热项目,经县政府批准,县发改委项目立了项。一头是脱贫攻坚,一头是供热施工,哪一项都不能耽误。李革平便有了“早七晚八”工作法,早上七点,准时到施工现场走访察看,发现问题当场解决。晚上八点,开碰头会,梳理存在的问题,安排第二天的工作。中间还要兼顾走访贫困群众,引进致富项目,经常一忙就到了夜里一两点。

天越来越凉了,工程进展也到了节骨眼儿,李革平天天拉着平山县城市热力有限公司经理王玉芳到工地上勘察现场。有一次都到下午两点了,李革平和王玉芳还在工地上忙碌。王玉芳发现李革平走路的速度越来越慢,脸色也不对头,还没来得及问,就听李革平深吸了口气说,要不先买几个烧饼吃吧。王玉芳当时急了:“还吃什么烧饼呀,赶紧去医院看看。”李革平却说:“我知道自己的身体,就是胃空了,心慌。”后来,两人就着热水吃了四个凉烧饼。

看着李革平依然有点菜色的脸,王玉芳说,等工程完了,给你摆桌庆功酒。李革平抬手指着五龙山说:“完工了,咱就给自己放一天假,提上几个菜,爬到山顶上,喝酒吹风。来回舍20年了,还一直没有爬到过山顶,还没从那个高度看过咱回舍的风景呢。”

王玉芳擦了擦眼睛,“工程顺利完工了,他又扑到脱贫攻坚上了,说好的登顶五龙山,一直没有兑现。等来年吧,我爬到五龙山顶上替他看看,看看他扎根了20多年的回舍,从那个高度是个咋样的风景。”

家庭里的李革平:

全家一年也吃不了一顿团圆饭

李革平的家,陈设简单,整洁安静。卧室里,一张桌子,一摞文件,摆放的照片是他坐在办公桌前的工作照。

乡镇工作千头万绪,李革平实在分不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照顾自己的小家,家里的大事小情都是妻子一个人承担。“别说分担家务了,他能在家吃顿饭,我都觉得幸福。”依然沉浸在悲痛中的妻子弓丽霞,眼睛哭得红肿,时不时用手按压着胃部。她强忍着悲伤,断断续续地诉说着,李革平有三个姐姐和一个哥哥,他是家里老小,爸妈最疼的也是他。前几年,脑梗多年的父亲病情反复,几次想让他带着去市里检查。“可他总是忙,为父亲检查的事情推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还是我和他哥带父亲去的医院。”

父亲卧床那么多年,李革平多数是在床前待一下就走。看着忙碌的儿子,父亲却没有过一句抱怨,反而夸奖他,“干工作就该这样,别怕吃苦,别惦记家里,少分心。”父亲平时的吃喝拉撒,只能由下岗的妻子来照顾打理。“不是他心肠硬,不孝顺。”弓丽霞几度哽咽说着,“父亲去世后一段时间,只要他回了家,就会到父亲原来住的屋里坐一会儿。弓丽霞说,自己知道丈夫心里有愧,可他就是这个性格,啥事都埋在心里,对谁也不说。

妻子身体也不好,每次给李革平打电话让他带着去医院,他总是说忙,走不开,有时会托同学或邻居陪她去。一次妻子得了急性胃炎,疼痛难忍,知道李革平忙,妻子就给同学打电话。听着电话里弓丽霞疼到发抖的声音,同学生气了,嚷道:“李革平在哪儿?老婆都病成这样了,工作再忙也该抽点时间管管啊!”当时正是镇上集中供热工程赶工期的节骨眼儿,李革平已经连续加班多天没回家了。

临近2018年的元旦,在北京打工的儿子给李革平打电话说,一家人分多聚少,趁着元旦假期,回来和爸妈吃一顿团圆饭。可正值脱贫攻坚迎检、大气污染防治、治理小散企业等工作的关键节点,工作实在不能耽搁,李革平实在脱不开身。估计元旦假期要泡汤,在电话里李革平说:“把假期攒到春节吧,等手头工作告一段落,春节放了长假,一大家子好好吃顿团圆饭。”谁也想不到,这个电话竟是父亲和儿子的永诀。这次,李革平永远也没办法兑现了。

“儿子很后悔,后悔没有坚持回来,他说也许他回来了,逼着父亲回家歇歇,父亲可能就不会发病,不会这么突然离开我们了。一直到现在,儿子还在自责。”弓丽霞不断重复着这句话。 (记者赵晓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