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上海 营造引才强磁场

   2018-05-09 人民网4390
核心提示:本报上海5月8日电(记者曹玲娟)日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为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颁发外国

本报上海5月8日电  (记者曹玲娟)日前,上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上海市外国专家局)为世界技能组织主席西蒙·巴特利颁发外国高端人才确认函,西蒙·巴特利成为上海第100位获得该荣誉的外国高端人才。自今年3月26日上海公布“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以来,人才高峰建设加快推进,形成对全球高峰人才的“磁吸效应”。

“有什么样的人才,城市就有什么样的竞争力,有什么样的未来。”上海市委书记李强说,“上海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

《上海加快实施人才高峰工程行动方案》聚焦生命科学与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与计算科学等13个上海有基础、有优势、能突破的重点领域,“量身定制,一人一策”遴选高峰人才。目标是在基础研究领域,集聚一批能够引领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具有全球号召力的科学家;在应用研究领域,集聚一批能够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领军人才。

方案明确,为高峰人才量身创设新型工作机构,不受行政级别、事业编制、岗位设置、工资总额限制;赋予高峰人才用人权、用财权、用物权和技术路线决定权、内部机构设置权;对高峰人才及其团队采取外部第三方国际同行评估为主、用人单位年度自评为辅的评估考核模式等。

方案同时明确,健全高峰人才及其团队的社会保障,采取购房补贴、租房补贴、人才公寓等多种形式,系统解决在沪工作期间的长期稳定居住需求;高峰人才及其家属、核心团队成员及其家属可直接办理本市户籍;优先申办中国国籍和外国人在华永久居留等。

“不拼重金拼环境”。上海坚持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设立总规模50亿元的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总规模15亿元的天使投资引导资金,缓解科技创新企业“最先一公里”的资金来源;发布人才“30条”,明确将科技成果的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等“三权”下放给单位和科研团队;通过产学研联合共建吸引人才,陶氏化学和复旦大学共建联合材料研究中心,恩智浦半导体公司与同济大学共建汽车电子联合实验室……“都是切实可行、让企业能切实获利的政策。”华领医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力这样描述自己在上海创业的理由。

目前,在沪工作外国人才达到21.5万人,占全国的23.7%,居全国首位。近两年,上海累计引进国内科技创新创业人才超过7.5万人,向全球集聚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等在内的顶级科学家近500名。


《 人民日报 》( 2018年05月09日 04 版)
(责编:陈晨、韩庆)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