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欧美 » 正文

高标准打造辽宁沿海经济带科学发展示范区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2-10-31
核心提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今天辽宁沿海经济带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渤海明珠,营口开发区日新月异、欣欣向荣。十一五以来,营口开发

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到今天辽宁沿海经济带上一颗璀璨夺目的渤海明珠,营口开发区日新月异、欣欣向荣。

“十一五”以来,营口开发区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成为辽宁沿海经济带上一个耀眼的科学发展示范区。有数字为证:2006年,营口开发区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仅为3.5亿元,2012年上半年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已达29.6亿元。

省长陈政高在全省城区经济现场会上这样评价:“营口开发区是城区经济发展的一面旗帜”,“在营口开发区可以找到一种感觉,可以找到一种力量,更可以找到一种精神”。

“近年来,我们紧紧抓住东北振兴、沿海开放,特别是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历史机遇,瞄准辽宁沿海经济带科学发展示范区目标,着力打造环境优势,积极构建新的产业格局,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营口市副市长、营口开发区区管委会党工委书记高作平说。

解放思想——

寻求跨越发展的钥匙

翻开营口开发区发展的轨迹记录,一组数据印证了巨变。

1984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营口市营口开发区;1992年10月,国务院批准在营口开发区设立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虽然“贵”为国家级开发区,但作为原营口市盖县的鲅鱼圈乡,底子薄弱。直到2006年,全区工业总产值在全国32个国家级开发区中的排名仅为第二十四位,实际利用外资排名第三十位,财政收入更少。

而2011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同比增长25%;公共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亿元,增长46.5%。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总量位居营口地区首位,全省100个县区前列。

今年1—7月,完成地区生产总值316.1亿元,同比增长17.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现113.6亿元,增长21.9;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9.6亿元,增长11.7%。

时间回溯到2006年。当时,辽宁沿海“五点一线”各区域竞相发展,各地区位、优惠政策等优势趋同。是按部就班,还是打破常规,跨越发展?

“走出去!”从这一年开始,营口开发区组织全区各级干部,多次赴珠三角、长三角以及山东沿海等先进地区考察学习。

据此,营口开发区人更充分地认识自己:营口开发区的区位,抑或是山、海、林、泉等自然资源,都可以成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有力推手,但是理念存在差距。

“南方先进城市能做到的,我们一定也能做到!”高作平在数次全区大会上强调。全区上下高举解放思想的旗帜,掀起思想大讨论的热潮,“跳出营口、走出辽宁、走向全国”成为共识。

2007年,营口开发区确立了“建设现代化、生态化港口城市”的目标,大手笔规划,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短短两年间,“六纵六横”路网体系建成,268平方公里的“十分钟经济圈、城市圈”形成;56公里的河道全部整治,形成城市生态循环水系;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人均拥有69平方米绿地。

财政资金暂时紧张,营口开发区就创新融资方法,大胆采用BT方式,即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先行垫资,项目完成后政府分期回购,既引来了社会资本,又缓解了政府的资金压力。

靠着思想解放、大胆创新,营口开发区实现了跨越发展,2010年、2011年,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在全省都位居最前列,多项指标位居第一,一时成为全省城区经济发展的标杆。

招商选资——

做大总量优化产业结构

金秋9月,捷报频传:沈阳鼓风机集团、北方重工等国内领先的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纷纷落户营口开发区,设立高端制造基地。

近年来,营口开发区坚持以城市品牌吸引项目、以产业链条牵动项目、以优质服务留住项目,实施全面招商;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突出对地区有牵动性的重大项目招商,抓好重点区域、重点领域招商,形成了多种产业、多个地区项目流、资金流的共同涌入。

招商选资做大了经济总量,优化了产业结构。营口开发区以构建“总部型、低碳化、高端化、集群化”现代产业体系为目标,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精品农业,冶金装备制造、光电输变电、修造船产业集群初具规模,以温泉疗养、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主的高端服务业集群显现规模效应。

按照“城市开发生态化、产业发展园区化”的理念,营口开发区高标准规划建设了54平方公里的临港、滨海两大工业园区。临港工业区主要发展装备制造、钢材精深加工及港前现代物流产业,培育临港工业、精品钢材两大工业集群,打造产值超500亿元的冶金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滨海工业区主要发展以轻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兼顾发展服务、金融、贸易、研发等第三产业,加速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输变电光伏产业集群。两大工业区已经被列入辽宁沿海经济带重点支持发展区域。

同时,营口开发区加大三产项目引进力度,加快发展旅游业和现代物流业,加快城区经济发展。

营口开发区大力发展海滨度假、温泉疗养、养生养老、休闲观光、冰雪体验等旅游产业;以天沐温泉、海滨温泉城和思拉堡温泉小镇为牵动,以望儿山周边开发为重点,培育以温泉疗养、休闲度假、旅游观光为主的高端服务业集聚区;引进了香格里拉、上海亲和源、国际逸园大使村等项目,促进旅游业多元化发展。2011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6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7.4亿元。

同时,营口开发区还依托港口、交通优势,以营口港保税物流中心运营为契机,引进了一汽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正积极建设大东北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培育发展五金建材等专业市场,努力打造立足东北、服务全国的物流集散中心。

在营口开发区,企业是真正的主人。营口开发区提出“一切让路、一切保障、一切服务”的理念,全力支持项目的发展建设,对引进来的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对新建项目实行“一站式”办公。

受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企业资金压力较大,营口开发区出台减免涉企14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为企业出口退税开辟“绿色通道”等应急举措,仅减免企业行政事业性收费,便为区内企业减负1.8亿元。

目前,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开发区投资。全区现有外商投资企业397家,世界500强、国内500强项目19个,合同外资额6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亿美元。

全域城市化——

国内经济开发区的全新探索

所辖面积狭小,发展空间有限,如何破解这个矛盾,如何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科学发展示范区?

答案是全域城市化。2007年以来,营口开发区聘请国内外一流规划设计单位,高标准完成了全域268平方公里的城市总体规划。在此基础上,实施“五区、三带、四廊、两园”开发战略。“五区”即现有主城区、南部滨海新区、熊岳区域、芦屯红旗区域和北部望海新区;“三带”即西部海滨旅游带、中部城市旅游带和东部特色旅游带;“四廊”即熊岳河、二道河、红海河、沙河四条绿色生态走廊;“两园”即临港、滨海两大工业园区,由此拉开了向大城市挺进的帷幕。

历时900多个日日夜夜,全长180公里、“六纵六横”的大路网体系竣工。“五区”因路网形成一盘棋,为城市建设与产业发展奠定了空间基础,使全域城市化成为可能。

营口开发区五个区域板块功能定位明确:开发南部滨海新区,树立海滨城市新形象;改造老城区,完善城市功能;建设熊岳区域,打造独具特色的东北名镇;在芦屯红旗区域,打造开发区的东城区;在望海区域,利用临近港口、鞍钢新厂和工业区的地理位置,打造开发区北大门。在“三带”开发上,利用“山、海、林、泉”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和旅游品牌。“四廊”建设上,投入15亿元,综合整治流经区内的熊岳河、二道河、红海河、沙河四条河流水系,打造城市绿色生态走廊。同时,正在建设雨洪资源利用工程,使四条河流相互贯通,形成“河河相连,河海相拥,绿水绕城”的生态水系网络。几年来,营口开发区仅绿化就投入10多亿元,绿化面积10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40%。

营口开发区还先后投资20多亿元,建设了山海广场、体育公园、墩台山公园等城市休闲广场、公园,百姓有了越来越大的绿色空间。如今在营口开发区,一出门就可看到青山绿水,呼吸到清新空气,群众觉得日子越来越舒适了。

持续惠民——

构建和谐开发区

近日,记者来到县区级全国最大的市民服务中心,只见每个窗口都排满了前来办事的市民。

“中心于2009年启动建设,与市民有关的政务部门都安置在这里。”高作平说。

惠民是营口开发区区突出的执政理念。2007年,开发区新上任领导班子把“惠民”纳入施政纲领——从以往单纯注重GDP,转变为经济、民生两手抓;从以服务企业为中心,转为企业与市民并重。

绿色时代B区居民林德吉说,因为鞍钢落户营口开发区,上千户渔民搬进楼房。开始有些不适应,但在社区干部的帮助下,目前在鞍钢股份营口开发区钢铁分公司焦化部从事电工工作。

从林德吉身上,我们感受到这座城市全速奔跑的脉动。几年来,营口开发区进行了2000多万平方米的整体搬迁改造,高标准建设居民回迁小区18个、130多万平方米,1.5万户居民喜迁新居。

2011年,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政府每年都为百姓办理“惠民十件实事”,建设了新客运站、新中心医院、市民活动中心、市民服务中心等一批社会事业工程,妥善解决了失地、失渔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推动了全域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我们几乎在五年内实现全域城市化。”高作平介绍。

文化是城市的内涵,更是居民的精神需求。三天两头一台戏,隔三差五看演出,是营口开发区人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连续13年举办广场文化月、连续17年举办望儿山母亲节、连续7年举办新年音乐会,总政歌舞团、中国歌剧舞剧院、东方歌舞团等著名演出团体的专业演出常年不断。

在这里,有全国最高水平的演出场所——今年4月,营口开发区保利大剧院正式落成。据了解,落成以来,截至7月31日,共计接待11个项目15场演出,共售票9894张,平均上座率达79%。

同时,营口开发区不断强化社会矛盾隐患排查、信访稳控、安全生产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得到明显提升。

2011年5月,营口开发区发起了一项幸福感民意调查。问卷涉及工作、家庭、环境、医疗、教育、社会保险、物价、治安等百姓关注的“幸福指标”。结果显示,该区人均幸福指数达到83.58分。

营口开发区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力高标准建设“辽宁沿海经济带科学发展示范区”,力争到“十二五”末,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0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00亿元,建成区面积1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00万(含外来人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在GDP中的占比达到60%以上,人均年收入超过2.6万元,实现全域城市化,把营口开发区建成经济发达、科教进步、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生态化港口城市!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