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枢纽经济的发展,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在4月28日举行的全省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
5月2日,娄勤俭率沿江八市市委书记,就深入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进行调研。调研中,他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枢纽经济、总部经济等,做强做大现代服务业。
省委书记两提“枢纽经济”,“枢纽经济”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机遇?
南京大学长江产经研究院研究员陈柳分析,枢纽经济以发达的交通为基础,在枢纽经济模式下,资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资源要素将在本地区集散,促进经济产业快速发展壮大,因此具有强烈的集聚功能。枢纽城市通过吸引、聚集这些资源要素,衍生出临空经济产业、临港经济产业等新产业类型以及跨境贸易、口岸服务等新型服务功能,必将为地区现代产业体系重构和创新注入新内涵。
也有专家指出,枢纽城市的快速发展,将不断提升枢纽城市的极化效应,提升城市能级,也将提升辐射效应,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地区协同发展,还有利于全球视野谋划发展空间,提升城市对外开放水平。
在互联网经济业态不断创新,综合运输和物流枢纽服务组织不断强化的支撑下,以城市为载体的枢纽经济发展正呈现出全新发展格局。
一些内陆省市先行以枢纽经济为抓手,塑造城市经济发展新模式,为江苏大力推进枢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
成都近年来加快建设以国际铁路港、国际航空港、陆上物流服务网络、航空物流服务网络、航空客运服务网络为主的“两港三网”,枢纽网络体系日趋完善,正成为内陆枢纽经济崛起的代表。
自2016年以来,郑州加快建设国际性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和一批地区性枢纽,全面建成“米”字形高铁网,有序推进“四纵六横”货运干线铁路网和城际铁路网建设,完善内联外通高速公路网。
纵观各个城市发展枢纽经济的路线图,抓住交通建设这个“牛鼻子”已是共识。
在江苏,迈入大交通时代,也正迎来黄金时期。
陈柳表示,娄勤俭书记在全省党委中心组学习会上强调了江苏要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枢纽经济的发展,他的理解,就是要以交通为基础,利用交通枢纽的优势发展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比如说港口经济、高铁经济、空港经济等。陈柳建议,江苏发展枢纽经济应该加大对交通建设的有效投入,选择重要的节点城市,比如南京和徐州等具有综合交通枢纽地位的城市。
从江苏省内来看,南京是较早提出要把枢纽经济打造成创新发展转型发展重要品牌的城市。近年来,南京以建设空港、海港、高铁三大枢纽经济区为突破口,把城市交通枢纽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竞争优势,大大增强了南京集聚创新要素和辐射带动周边城市集群发展的能力。
有专家表示,积极打造枢纽经济新格局,将加快提升南京作为江苏省会、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长三角城市群特大城市的竞争力。
南通大学江苏长江经济带研究院陈为忠博士表示,江苏要想做好枢纽经济这篇文章,必须正视高铁和港口等发展相对滞后的问题。
近年来,江苏交通虽然总体上走在全国前列,但也有很多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关键问题就在铁路上。目前,全省铁路2791公里,其中高铁只有846公里,里程和密度在全国的排名都较为靠后,苏南、苏中、苏北有不少市县没有通上高铁。
此外,作为省内发展排头兵的苏南地区缺少在全国具有枢纽功能的机场,也对地区经济发展形成一定制约。
为加快补上铁路这个突出短板,江苏及时调整了综合交通建设投资计划。徐宿淮盐、连淮扬镇、连盐等多条高铁线路,正在江苏中北部大地上火热建设。预计到2020年,以轨道交通为支撑的“两小时江苏”快速交通圈将得以实现。
陈为忠认为,江苏在长江航运、江海联运物流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枢纽经济的优势条件。因此,平台建设显得极为关键。
“建议进一步推动宁镇扬三港联动,打造江海联运新枢纽。-12.5米深水航道已经建成,5万吨级全天候、10万吨巨轮乘潮减载直航南京。未来,宁镇扬三港联动,形成下游与中上游的江海直达、联运的新节点,做大、做强南京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陈为忠说。
陈为忠还建议,要以功能集聚和生态稳定两个尺度,衡量、定位港口,加大码头泊位整合力度,优化沿江岸线资源配置。还应进一步完善省内港口协同发展体制机制,从中转上海、服务中上游两个方面,优化省内航运格局,提升江苏港航物流效益,充分发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北冀港口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