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张俏)5月12日,唐山市在抗震纪念碑广场举行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大型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市公安消防支队展示了生命探测仪、无齿锯以及其他各种抢险救援装备,并为市民进行了讲解。市红十字会志愿者在现场讲解并演示了心肺复苏、外伤包扎、人工呼吸和重点部位伤痛护理常识,周围群众纷纷加入其中,在志愿者的指导下现场学习、尝试,获益良多。此次宣传活动还对新唐山防灾减灾救灾成就、唐山市城市防灾减灾规划、各种灾害及应对常识等进行了宣传。 据介绍,自2009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设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今年是第十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此次活动旨在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切实提高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推广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全面增强自救互救能力,让广大居民知晓当灾害来临时,如何给自己和他人的生命留下更大的生存空间。 唐山市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纳入《唐山市“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在全国地级城市中率先出台《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全面提升综合减灾能力的实施意见》,抗震减灾、防汛抗旱、气象防灾、城市防灾、地质防灾、农业防灾等相继配套出台了专项方案,编制市级专项预案55件、部门预案106件、县级应急预案2017件、基层预案18623件。 2015年以来,全市累计排查非煤矿山和尾矿库安全隐患25360项,全部完成整改销号;提升监测预警能力,新建气象监测站点20个,71个区域自动站完成升级改造,规划建设中国·唐山防震减灾示范中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实现全覆盖;着力推行减隔震技术,特别是在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实行高于当地抗震等级的建设标准,全市抗震设防水平进一步提升。全市重要区域抗震设防烈度已达8.5度,其它区域也已达7至7.5度;把应急避难场所纳入城市建设整体规划,新建完善提升8个公园、广场,目前全市27个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面积达到350万平方米,全部具备人员安置、物资发放、医疗救治、独立供电供水等功能,可安置150万群众避险。 注重由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综合应对能力进一步提升。全市围绕完善防洪除涝减灾体系,实施水利建设工程;围绕保障群众居住安全,实施农村危旧住房改造工程;围绕加强重大灾害风险防控,实施非煤矿山治理工程;围绕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实施城市排水防涝工程。同时,注重由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统筹保障水平不断提升。依托公安局指挥中心,专线引入地方应急、气象、交通、水务、地震等部门综合数据信息,构建快速高效的应急救援指挥体系。依托重点骨干企业建立专兼职队伍80余支,救援人员达到2000余人。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制定出台台风、泥石流、地震等自然灾害救助政策,解除群众后顾之忧。 此次宣传活动由唐山市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唐山市公安消防支队、市红十字会、市防震减灾局、路北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路南区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协办。 |
|
编辑: 李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