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罪恶,特别是处心积虑的犯罪,不管是乘客还是的哥,二者都是弱者,都需要保护。
郑州市民李女士独自一人乘坐出租车,在一个很黑的高架路口下车。天晚路黑,李女士有些害怕。而离开的的哥李波也担心李女士出事,几分钟后折返回到下车点。为打消李女士顾虑,他让李女士坐在车内等,而自己则站到车外,直到李女士的朋友前来。(5月20日《河南商报》)
但凡有乘客受害,类似报道便会激增,尤其是空姐被害事件后,不仅滴滴顺风车司机成了众矢之的,而且一般出租车司机也都成了“危险分子”。
但同样是在郑州,同样是乘坐出租车,夜间乘车李女士的安全,却得到了的哥的保护,这传递了一个信息:更多的哥都是安分守己、热心助人的好人。否则,这个行业还能维持这么久吗?对于的哥群体,社会舆论还当理性看待其品质。
不错,在的哥伤害乘客后,大家引起警觉是对的,对自身安全做好充分保护,这些说多少、做多少都不为过。但实际上,驾乘双方都有做好安全防范的需要。的哥伤害乘客案件不断,但乘客伤害的哥的案件也不少吧!有醉酒乘客殴打的哥的,有假借乘坐之名,行抢劫乃至杀害的哥的,惨痛教训不可忘记。这就是说,面对罪恶,特别是处心积虑的犯罪,不管是乘客还是的哥,二者都是弱者,都需要保护,任何妖魔化他们的言行,都是“泼脏水连孩子一起泼掉”的不负责任所为。
从便于市民群众出行的角度考量,不管是出租车,还是网约车,都会长期存在并发挥积极作用。乘客的安全应该得到最大保证,的哥的安全同样需要重视,理性的社会不能挑起驾乘双方相互敌视。二者更需要安全的平台和有效的监管,而得到互相制衡、共同得益和彼此安全。
一方面需要尽快祛除的哥群体被妖魔化的阴影,社会方方面面对的哥,也要多关心他们的处境,多体谅他们的辛苦,多理解他们的风险,让他们在安全、安稳、安定的环境中搞好运营,为乘客提供应有的服务。
另一方面,乘客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尽可能不给犯罪以可乘之机;管理者要负起责任,尤其是网约车驾驶员的资质审核更应从严把关,对人车分离的问题必须杜绝,以最有效的监管来保护乘客安全,最终也让的哥群体承受的负面影响逐渐散去,令那些妖魔化言语无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