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提示
以创新作为主题之一的2018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不仅在展览中满是新产品、新技术,在论坛中也满是新观点、新思维。
其中,2018年中国·廊坊数字经济大会是本届洽谈会的主论坛,各界嘉宾的演讲和讨论中,区块链作为一个热词不时出现。
资本市场将区块链视为共享经济、人工智能后的又一个“风口”。数据显示,这项仍旧处于探索中的前沿技术,仅在今年一季度,被关注到的区块链投资事件就有58起,投资总额为6.81亿元。
区块链究竟能给经济发展带来什么?哪些行业适合借力区块链技术?河北又该如何发展区块链产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从廊坊5·18经洽会一路跑到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区块链产业高峰论坛,采访了一众专业人士。
区块链技术应用加速落地
当很多人对区块链的概念还很陌生的时候,区块链的应用已经悄然走到了我们身边。
阳原县生产的杂粮杂豆,最近开始带着“身份证”闯市场了。与以往的商品标识不同,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个“身份证”,看到杂粮杂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数据。
为杂粮杂豆赋予“身份证”的,正是当前迅速发展的区块链技术。北京一家区块链公司,打造了一个可以追溯农产品生产源头的互联网平台,利用传感器、射频识别读写器等智能设施,采集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的数据,实时上报并进行分布式储存。
这是写入《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白皮书》的一个案例。
5月20日白皮书发布现场,有关专家就此解读认为,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之一就是数据不可篡改,由此可以增加产品的信任度,这恰好满足了消费者对优质食品的需求,同时也能借此保障农产品品牌的信誉和安全,提升优质农产品的附加值。
“区块链本质上就是产业协作的一种信息化工具。”从5月18日在2018年中国·廊坊数字经济大会,到5月20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国区块链产业高峰论坛,于佳宁都表达了上述观点。他认为,单纯为了发展区块链而发展区块链是没有价值的,区块链必须和产业对接才有生命力。
于佳宁是工信部信息中心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也是上述白皮书的主编。他带领团队历时3个月,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对国内近百家区块链机构和企业进行调研后,编写了这本白皮书。
据他介绍,我国区块链产业目前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创业者和资本不断涌入,企业数量快速增加。区块链应用正在加快落地。“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为实体经济降成本、提效率、优化产业诚信环境,助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此外,区块链技术还衍生出了新业态,成为经济发展新动能。”
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为初创企业提供了机遇。
世纪互联集团副总裁王崇鲁在数字经济大会上介绍,互联网发展到今天,在生产关系层面,已经形成主要为巨头所垄断的局面,一些小的创新很难成长起来。而区块链技术属于生产力层面,它的发展必然推动互联网迭代升级,从信息互联网发展成价值互联网。
作为数字技术发展的前沿,业界公认,区块链技术具备不可篡改、多中心化、先验证后记账、不易灭失等特点。专家认为,这项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可能会给很多行业带来颠覆式的改变。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称区块链诞生前的互联网为古典互联网。
而于佳宁则更加关注区块链对实体经济转型升级的助力作用。他在调研中发现,区块链技术可以推动金融“脱虚向实”服务实体经济。当前,因为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所以导致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但一项“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的探索模式,正在改变这种状态。
在这种新的模式下,金融机构和实体经济企业之间的数据变得透明可信,那些实力强大、金融授信额度较多的核心企业的债权,可以拆分给为其提供配套服务的中小微企业,这样,金融机构授信风险显著降低,大量中小微企业融资难也得以破解。
区块链进入与产业融合发展阶段
互联网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新烦恼。很多人都遭遇过这样的事情:明明是自己写的文章、拍的视频、想出来的创意,结果只要在微博、微信一发,就变成了别人的。
在5·18经洽会上,业界专家都提到了上述苦恼。于佳宁介绍的一个案例显示,区块链可以为这些“微版权”提供更好的保护。
有关机构的探索中,依托区块链技术,不仅能够强化对版权的保护,还能让参与者通过版权交易实现收益,实现了创作即确权、交易即授权、发现即维权。目前,该机构的线上版权登记已经达到13000余件,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
在众多专家看来,这是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的典型表现。
一段时间以来,区块链技术带给人的感受,就是不太接地气。伴随着这一技术的应用,其和产业结合的领域已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景象。其中,既包括商品溯源、版权保护和交易、大数据交易等领域,也有着在医疗、慈善、政务等方面的探索。尤其在电子证据存证、数字身份、精准营销、财务管理等行业表现突出。
区块链技术要落地,哪些领域和行业有可能首先获益?
央行金融稳定局原局长谢平注意到,在国际上,区块链已经开始被应用于政务、金融以及健康医疗等很多领域。在迪拜,已经着手利用区块链技术来处理所有的房产交易;在英国,司法部门也在着手利用区块链技术改变刑事司法系统,为每一个用户家庭提供更好的体验。
而在中国,区块链发展已进入与产业融合发展阶段。
白皮书中数据显示,从区块链产业细分领域来看,截至今年3月底,新成立区块链公司中,行业应用类的企业数量最多,其中为金融行业服务的有86家,为实体经济服务的达109家。
但记者注意到,一段时间以来,国内的区块链从业者却分化成了“币圈”和“链圈”两个群体,前者更注重数字资产的实现,更乐于在发行、交易类似比特币的虚拟货币中进行探索。而后者,则更注重用区块链技术链接更多的行业和产业。
“发掘价值永远是最终的目标。”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吕本富提醒,今天区块链发展的热度和2000年左右互联网发展出现泡沫破灭的情况相似。他建议,发展区块链,应该要搞清区块链价值在什么地方,要找到和老百姓息息相关的应用场景。
其他专家也表示,做好区块链应用,要坚持问题导向,重点解决现实生活中的痛点问题。
河北应借此建立新型产业协作体系
“在广西,有一个区块链产业园即将落地,投资达上百亿元,这将是国内最大的区块链产业基地。”广西民族大学华南区块链大数据法治战略研究院院长齐爱民在北京的论坛上介绍,广西着眼于自身与东盟相邻的地缘优势,正在引进新加坡、马来西亚的资本共同打造这个基地。
不仅广西,目前国内各地都在积极从产业高度来定位区块链技术,把握技术升级带来的产业升级新机遇。
例如,贵阳市提出,计划用5年建成主权区块链应用示范区;广州在2017年出台政策,扶持区块链产业发展,预计每年将增加2亿元左右的财政投入;苏州高铁新城则向社会开放了15个区块链应用场景,并发布9条扶持政策,吸引区块链企业和人才落户……
白皮书中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底,我国以区块链业务为主营业务的区块链公司数量已经达到了456家,产业初步形成规模。从地域分布状况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是区块链创业的集中地,四地合计占比超80%。
而在河北,今年3月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建设现代化工业体系的指导意见》也提出,要积极培育发展区块链等未来产业,打造世界级高端高新产业集群。国务院在4月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中进一步明确,要重点发展信息技术产业,超前布局区块链、太赫兹、认知计算等技术研发及试验。
基于河北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定位,于佳宁建议,河北至少可以在两个方面利用好区块链技术,一是建立新型的产业协作体系;二是围绕特定领域的区块链产业进行探索。
他认为,河北虽然是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重要承接地,但北京部分优质制造业企业转移河北的意愿还不够强烈,原因之一在于上下游产业配套的不完善。因此,于佳宁认为,河北对区块链技术的利用,应该重点关注企业间、行业间的协作,利用区块链技术分布式组织的优势,为核心企业的引进做好上下游产业的配套服务。
他还表示,河北可以发挥区块链快速结算、确权清晰的优势,尝试在排污权交易等方面探索区块链技术的落地应用,发展绿色区块链产业。
发展区块链等数字经济,河北面临的竞争已经不再仅仅只是国内省份之间,而是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进行的。
“河北可以考虑开放一些能够供区块链技术落地应用的场景,以吸引区块链企业的入驻和聚集。”于佳宁分析认为,河北在区块链产业发展资源要素、尤其是人力资源上不占优势,区域环境同京津相比还存在落差,因此要采取创新发展方式。(记者董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