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泉州市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三年建设行动 灌溉农田7万亩

   2018-05-28 人民网750
核心提示:原标题:泉州市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三年建设行动 节水灌溉农田7万亩建设高标准 节水灌溉农田7万亩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按照市委
原标题:泉州市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三年建设行动 节水灌溉农田7万亩

建设高标准 节水灌溉农田7万亩

记者从市水利局获悉,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为加快推动农田水利设施提档升级,泉州市出台《泉州市实施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

近年来,泉州市持续开展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建成一大批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已初步形成蓄、引、提并举的农田水利灌溉体系,全市千亩以上灌区109处,其中大中型灌区22处、小型灌区87处,山围塘1288处。根据2017年水利综合年报统计,全市有效耕地灌溉面积171.8万亩,节水灌溉面积109.5万亩,大中型灌区骨干渠道总长1379公里,小型灌区输水干、支渠总长1005公里。

《方案》主要目标是建设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面积7万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实施南安罗梅溪灌区、泉港菱溪灌区和山美灌区(台商区片和南安丰州片)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工程,改善灌溉面积10万亩,到2020年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6以上,初步形成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后管护良性运行体制机制。

当前,泉州市正按照《方案》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顺利推进。高标准农田节水灌溉工程,今年计划建设2.6万亩,已完成实施方案审批,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2019年和2020年分别计划建设2.4万亩、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今年计划发展1万亩,已全面开工建设,年底将全面建成;2019年和2020年分别计划发展1.5万亩。继续实施南安罗梅溪灌区节水改造,力争年底全面完成;加快推进泉港菱溪灌区和山美灌区节水改造工程前期工作,力争年底前开工建设,2020年年底前全面完成。

泉州市还将加大小型农田水利建设体制机制创新,继续探索小型农田水利建后管护体制机制,进一步落实完善县级小型农田水利建后管护实施细则,逐步实行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措施。(记者林铭珊)

(责编:吴舟、陈蓝燕)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