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海宁
看到流量消耗过快,就有用户怀疑“运营商偷流量”。虽然这次业内人士也指出,运营商修改用户流量数据或许得不偿失,但用户购买的流量究竟消耗在哪儿了,似乎仍然是一个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
在流量资费下调的大背景下,“偷跑流量”却成为网络热词。“原本1个G够用一个月,如今却挺不过15天。”许多用户开始对手机流量的“非正常消耗”提出质疑。记者对部分用户手机流量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后发现,用户流量过度消耗、运营商流量计费方式不够完善等现象确实存在,已成为通信资费降低的一大掣肘。(5月29日《经济参考报》)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4月通过手机上网的流量达到154亿GB,同比增长209%。可见,我国手机用户上网需求很旺盛,对流量需求很大。这既是因为“提速降费”“流量不清零”等刺激了流量消费,也是因为使用手机上网可以解决很多问题。然而在“提速降费”的大背景下,却出现部分用户流量消耗过快、资费不降反升的现象。
看到流量消耗过快,就会有用户怀疑“运营商偷流量”。虽然这次业内人士也指出,运营商修改用户流量数据或许得不偿失,但用户购买的流量究竟消耗在哪儿了,似乎仍然是一个很难解释清楚的问题。
目前关于流量“偷跑”有多种说法,比如,用户频繁打开数据服务,会导致流量消耗明显增加;再如,一些“流氓软件”会“偷跑流量”。笔者相信这些来自专业人士的说法都有道理,但问题是,究竟多少流量是用户自己不经意间消耗的,多少流量是被某些软件偷偷消耗的?或者说,哪些流量消耗正常,哪些不正常,很多用户想知道答案。
只有搞清楚流量消耗在哪儿了,用户才能改变自己使用手机的习惯,或者去删除那些偷走流量的“流氓软件”。也就是说,用户需要明明白白消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确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然而,电信运营商目前只给用户提供流量已使用多少、剩余多少等一些简单信息。
当运营商不能让用户明明白白消费手机流量,感觉不正常的用户就会怀疑运营商“偷流量”,这不仅不利于运营商的企业形象,也会影响消费者的知情权。因此,能否向用户提供手机流量消费清单,是运营商值得思考的问题。
有通信专家指出,在对降费的理解上,用户和企业是存在差别的。用户理解的降费是直接降低通信支出,而企业理解的降费是降低相关业务单价,实现“薄利多销”。今后,是否有必要在降费问题上形成统一理解、统一共识,让用户有更多直接“获得感”,也值得有关方面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