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国栋
不同生长阶段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不同,所需的营养也有较大区别。当务之急,并不是对“儿童食品”简单说“不”,而是应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既要满足需求,也不能让“儿童食品”游离于监管之外。
近年来,儿童酱油、儿童面条、儿童酸奶等打着“儿童专属”旗号的食品层出不穷,其价格往往比同类食品高出不少。消费者心甘情愿为高价“儿童食品”埋单,那么,从安全、营养、品质、口味上来看,这些“儿童食品”是否也比其他同类食品表现更优、更适合孩子食用呢?专家表示,不要盲目迷信所谓的“儿童专用”。(5月31日《中国医药报》)
目前,市场上标明“儿童××”的食品琳琅满目。然而与此相对应的是,“儿童食品”市场价格畸高、虚假宣传、配料不当等问题不时被媒体曝光,不少打着“儿童专用”旗号的食品不仅没有宣传中的营养价值,而且个别企业还会为了增加口味、延长保质期而过多添加炼乳、砂糖、香精等,这不仅与商家宣传的对儿童有益背道而驰,事实上更不利于儿童的营养均衡和健康成长。
中国消费者协会早前发布的消费提示明确提出,在我国现行的各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除3周岁以下婴幼儿配方食品、辅食外,尚无“儿童食品”的概念和相关食品标准。
换言之,对于3周岁以上的儿童,我国并没有专门的食品安全标准,更没有明确的儿童食品定义。现行《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是以体重为60千克的成人为标准制定的安全添加限量,针对不同年龄段儿童的食品添加剂风险评估数据则缺失,这就造成打着“儿童专用”旗号的食品只需要遵循普通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生产即可。但这往往既使得商家得以游离于监管之外,更对儿童健康带来了一定的风险隐患。
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越来越多的家长在为孩子选购食品时,更加注重营养和健康,这是好事。然而,不同生长阶段的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特点不同,所需的营养也有较大区别。正因为如此,目前已有一些国家和地区对“儿童食品”进行了标准规范。如韩国在2013年制定了儿童喜爱的食品的营养标签标准,从营养、添加剂限量、代谢方面进行规定,并要求标示“儿童专用”字样食品的配方需进行备案。
当务之急,并不是对“儿童食品”简单地说“不”,而是应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采取各种措施,既要满足需求,也不能让“儿童食品”游离于监管之外。专家就建议,在监管层面,应进一步完善检测标准和质量认证体系,建立儿童食品安全监测、检测和预警机制;在标准层面,应制定儿童食品使用添加剂的种类和限量……这样才能使“儿童食品”告别“成人圈”,从而回归其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