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63"行动强力推进 让江苏展现"最靓颜值"
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江苏整改进行时
6月5日,中央第四环保督察组进驻江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回头看”。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后,江苏省委省政府对整改工作高度重视,为补齐生态环境这个突出短板,于当年底开展“263”专项行动。这是主动落实中央环保督察组整改要求的“江苏作为”,更是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江苏立场”。
碧波荡漾、青山朗润,老街雨巷、丝竹悠扬——今年的全国两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汇,描绘了令人向往的江苏“最靓颜值”。
过去这一年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推进,各地各部门重拳出击,舆论广泛关注、全社会积极参与,“263”行动强力推进,让江苏展现“最靓颜值”……
“263”专项行动是落实中央关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部署要求、推进我省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抓手,一启动就以雷霆之势席卷全省。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系统谋划、时刻紧盯、亲自推进。省委书记娄勤俭来江苏履新第23天,就在《省“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工作动态》上作出批示。省委省政府对专项行动高度重视,专门成立领导小组,省长吴政隆担任组长。副省长、省“263”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缪瑞林每月现场办公,调度工作进展情况。
今年5月21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提出要把握好新形势新要求,赋予“263”专项行动新的内涵,内容要有新的拓展,监督要有刚性手段,问责要有更大力度,形成常态化震慑效应。要健全体制机制,保证队伍稳定,不断提升“263”专项行动的凝聚力、战斗力。
我省开展明察暗访,组织媒体曝光,强化督查督办,加强考核评估,推动追责问责,为专项行动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一年多来,我省“263”专项行动利用暗访、曝光、问责三大“利器”,确保各项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我省建立起“三聚焦三结合”常态化暗访工作机制,每季度组织一次由厅级领导带队的集中暗访。去年,共检查县(市、区)280余个次,检查企业以及环境问题点位1600余个,将明察暗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地方交办,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
解决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媒体曝光是有效手段之一,以此传递压力、压实责任。我省安排专人负责搜集群众投诉,分类交办,力争做到群众投诉件处理全覆盖。围绕专项行动中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环境问题,及时组织媒体曝光,并要求县(市、区)党政主要领导就整改工作公开表态。去年,省市县三级电视台共播出曝光节目3484期,通过曝光关停污染企业4774家。
空气质量是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2017年徐州空气质量较2016年有所下降,省委省政府今年果断采取措施,省“263”专项行动领导小组对徐州市大气污染防治开展省级专项帮扶与重点督察,通过连续曝光,形成高压态势。一个月之内强化督查发现企业2800多个环境问题,建议立案处罚300多件,该市18家钢铁企业和11家焦化企业停产整顿,整改到位、地方党委或政府一把手签字后方能复产。雷霆行动后,徐州空气质量明显提升。
为进一步完善专项行动曝光制度,围绕省市县三级电视曝光节目反映的突出环境问题启动问责机制,依法依规逐级问责,督促责任落实到位。截至去年底,全省各级共问责公职人员97人次,其中诫勉谈话70人次、党纪处分12人次、政纪处分15人次。
敢于向“最痛处”亮剑、朝“最难处”攻坚,“263”专项行动强化责任紧盯不放,用“钉钉子”的精神紧盯群众身边的环境问题,以“拔钉子”的韧劲推动群众投诉问题的解决。
2017年我省要求削减煤炭消费总量1000万吨,然而上半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同比仅减少125万吨,与年度目标相距甚远。谁拖了后腿就拿谁问责!决不能因此降低专项行动的力度、降低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各级政府部门同频共振,紧盯这根“硬骨头”,终于在去年12月底超额完成减煤任务指标。
一年多来,“263”专项行动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
去年,我省紧盯年度目标任务,推动专项行动取得重要进展。我省规上企业共减少煤炭消费2097万吨,累计关闭落后化工企业1421家;太湖湖体平均水质达到Ⅳ类,整治城市黑臭水体100条,关闭搬迁禁养区畜禽养殖场10372家;完成全省国家级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环境经济政策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
今年1—4月份,专项行动按计划顺利推进。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量比2016年同期减少740.9万吨,占累计减煤目标的41.2%;关停落后化工企业287家,占年度目标的38%;太湖流域137个重点断面水质达标率74.5%,同比上升8.1个百分点。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组织的民意调查结果表明,“263”专项行动总体满意率为91.3%。(许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