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闻见习记者 杨金祝 记者 张想玲
6月14日,2018成都科技治霾国际峰会将在成都世纪城举行。会上,国际环境领域知名专家学者、著名大气环保企业、投资机构等相聚成都,分析研讨相关技术发展趋势,展示推介新技术、新产品、新装备,为治理雾霾这个“心肺之患”寻找治理良方。
“最强大脑”加盟
五大中国工程院院士齐聚峰会
封面新闻记者获悉,本次峰会以“协同创新 共享蓝天”为主题,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中国环境科学学会主办,成都市科学技术局、成都市环境保护局承办,旨在推动“铁腕治霾”工作部署,为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和成都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提供科技支撑,从而构建环保产业生态圈。
峰会现场,张远航、贺克斌、王金南、贺泓、刘文清五大中国工程院院士将围绕环境政策、大气污染成因、治理措施等内容开展主题演讲。记者了解到,这五位院士在大气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环境催化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如张远航院士率领研究团队在OH自由基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突破,实现了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的技术创新;王金南院士主持完成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雄安新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20多个国家环境保护规划,设计环境保护税、排污交易、生态补偿、绿色GDP核算等政策方案。
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五位院士在不仅会在峰会上带来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后期在环境领域也会加强和四川的合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落地。
会上,美国爱荷华大学卡迈克尔教授、瑞典环境科学研究院北京办事处首席代表徐敏、太以科技公司列夫博士还为“科技治霾”带来国际智慧,分别介绍美国冬季细颗粒物控制研究进展状况、瑞典大气质量评估和管理以及大气电离技术。
43家参展单位展示
最新治霾黑科技
活动现场,除了现场学术讨论外,不少治霾新技术、新设备也将在峰会上亮相。本次峰会搭建了总占地1400平米的集中展览展示区,其中室内区域占地400平米,包含27个标准展位和50平米的集中展示区;室外区域占地1000平米。
据了解,本次峰会参展单位共43家,省内企业26家,其中成都企业23家,将重点展示源头治理、仪器设备研制等。
记者从参展单位名单中注意到,参展单位涵盖环境投资、轨道、文旅、家具等多个行业。其中,既有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中国工程物理研究所化工材料研究所、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等全国知名科研单位,也有成都产业集团、成都环境投资集团、成都轨道集团等四川本地企业。
成都“科技治霾”初见成效”
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围绕大气污染防治总体目标,成都科技治霾工作从“源头治理-监测管控-空域干预”三个方面,组织实施研发与引进的12项技术产品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目前,已安装在天府广场的超细清水雾系统运转正常,经第三方专业机构测试:超细清水雾系统启动后,在空气污染的天气中,喷淋水雾后,PM10下降39.1%,PM2.5下降15%;今年1月,“大型移动除霾净化装置”在二环BRT公交人南站完成试验与效果检测,在10米范围内效果明显。目前,已确定在骄子音乐厅开展室内应用,在城市音乐厅楼顶开展室外应用;构建的全市科技治霾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系统,对全市29家重点排放企业和1358个建设工地实时监测,同时,在各区(市)县设置247标准子站和微站进行空气质量网格化监控管理。
为了集群智找治霾“妙方”,成都正在公开征集2018年科技治霾技术(产品)应用示范类项目,对符合条件的项目将给予最高200万元的资助。
目前,成都“科技治霾”已经初见成效。据统计,今年1月至4月,成都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66天,重污染天数同比减少12天,PM10、PM2.5平均浓度同比下降5.9%、6.7%。
“大气雾霾防治是一项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工程,目前成都市大气治理工作已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成都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成都科技治霾国际峰在向世界寻找“科技治霾”新智慧的同时,也希望能助推更多的国内外大气治理项目、专业人才在成都集聚,推动成都市环保产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