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拍摄的“小平您好”照片。
张志钢提供
|
|
1948年,老社长张磐石和儿子铁牛摄于山西阳泉。
张志钢提供
|
|
人民日报记者部1949年合影。
赵培蓝提供
|
一
通往里庄的土路崎岖不平,却从未阻碍过人们的心驰神往。
这个位于河北平山县的村落,初见很是寻常。路边种了不少向日葵,六月里选个阳光灿烂的日子来,满眼亮黄。相形之下,路对面的一片平房矮小土气,只是游人络绎不绝。走进大门,正中间摆了一块5米宽的巨石,上面是一行毛体字——
“人民日报从这里走来。”
这便是里庄的分量。7年前,按照中央统一部署要求,这里作为西柏坡革命旧址之一得到修复,并正式对外开放。70年前,《晋察冀日报》和晋冀鲁豫《人民日报》两大报社人员,从太行山两端赶到这里会合,并于6月15日出版合并后的《人民日报》。
70年前的今天,人民日报刊登了第一份社论,也是代创刊词。革命年月,一切从简,未曾张灯结彩,更无鞭炮齐鸣,甚至这份创刊词只字未提“人民日报”,始终围绕题目《华北解放区的当前任务》展开。
在这份繁体竖排的报纸左侧,则是一条消息《晋冀鲁豫、晋察冀两大解放区合并华北解放区正式组成》。事实上,正因两个边区合并,两报合并才在情理之中。站在时间的开端,毛泽东主席受邀题词。他反复题写4次,又在比较满意的字旁作了圈点。从主席圈点过的字中,年轻编辑何燕凌选出了“人民日报”四字,沿用至今。人们珍藏这份重视,如今,这几个版本都挂在里庄旧址的墙上。
历史的镜头给出了更多解释。1948年5月9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发布《关于改变华北、中原解放区的组织、管辖境地及人选的决定》,其中明确指出“华北局成立后,中央委托华北局办理大党校、大军校、大党报和华北大学”。
大党报,便是人民日报。时隔70年,人民日报依然是这个世界第一大党的机关报,对此名号当之无愧。
然而人民日报诞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华北虽大,却未必容得下一个报社。10年前,报史专家、人民日报海外版原副总编辑钱江出版《战火中诞生的人民日报》,今年再版,只增加了400多字。原因是在偶然间,人民日报首任社长张磐石一段日记重现于世,其中记载了在国民党军队袭击下,人民日报离开里庄的过程。这次离开后,便再未回里庄办报。
张磐石是革命者,是报人,也是一位父亲。这位老社长短短的日记中,记载了撤退中唯一一位牺牲者,他的小儿子“二牛”。
二
人民日报社大院里,曾在王府井工作过的人越发少了。那曾是人民日报“进京赶考”第一站。
历经里庄与东焦村后,人民日报编辑记者们带着设备,乘坐4辆卡车前往北平。1949年3月15日前,编辑部全部进入原国民党《华北日报》社址——王府井大街西侧117号。这不但是进京,还是第一次进城。
即便是其中最年轻的几位,如今也已年至耄耋。88岁的刘振祥、90岁的秦翠香夫妇二人回首往事,感慨自己目睹了“人民日报从农村到城市的历史性变革”。至于已经101岁的裴改英,则对自己进京的日子永生难忘——1949年3月23日,她一下火车,便到医院生下了二女儿。
有别于战争年代的捉襟见肘,从此,人民日报开始揽天下英才而用之。先是进城后,吸纳了在北京受过大学教育的优秀新闻人才。到1952年,各大区撤销后,五湖四海新闻人才齐聚于此。
最高水平的报人,办中国最重要的党报,成为一种光荣传统。
人民日报也为整个中国新闻界培养人才。恢复高考后第二年,研究生公开考试也恢复了,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系开始大量招生,第一期就收了80多人。其基本办学模式是,在社科院招牌之下,人民日报提供9号楼作为教学场地,并与新华社一起出钱、出师资,目标不是培养研究人才,而是编辑记者。时至今日,掌舵中国新闻界的精英人物中,许多人都有过在人民日报9号楼求学的经历。
如今,位于北京东三环外的人民日报大院,持续吸引着中国最顶尖高校的优秀毕业生。《新闻记者》杂志研究发现,2005年至2012年间,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6所学校的学生数量,占了人民日报总录取人数6成多。这绝非偶然,到2017年,仅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清华大学四校学生便占了超过半壁江山。
站在时间轴上回望过去70年,本报编辑记者们始终身影忙碌,追逐时代浪潮,又被时代鞭策。当然,如今人民日报的编辑记者,在见解、技能、人生阅历、知识储备等诸多方面,与前辈们相比,既有传承,更有发展。
“进京赶考”君须记,时代是出卷人,不同时代需要不同的答卷人。
三
一篇社论,在诞生后的每个10周年,都会被人们怀念,即便放眼新闻史,也是罕见的。《正确地使用祖国的语言,为语言的纯洁和健康而斗争!》便是这样的传世名作。
白话文运动虽已持续多年,到新中国成立时,各地文书行文和语言依然存在差异与不规范。在全国范围内实现新语文建设,势在必行。1951年,语言学家吕叔湘、朱德熙写就《语法修辞讲话》,于报纸连载开端之际,人民日报配发了毛泽东亲自修改过的社论。
大党报振臂一呼,改变了全国上下的文体。这篇社论,与后来单行本发行上千万册的《语法修辞讲话》一道,将半文半白的文体完全踢出了语言应用舞台。人民日报本身,也在漫长的时间里,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学习汉语简体字、白话文的典范。与人民日报同岁的日本丽泽大学客座教授三潴正道是其中一位代表,过去近40年,他早上5时开始阅读两个小时人民日报,几未间断。
一张照片,成为一座浮雕,在摄影界同样罕见,《小平您好》便提供了这样不可多得的历史瞬间。
1984年,北京大学几位参加国庆游行的学生,在经过天安门城楼时,忽然亮出“小平您好”横幅,向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表达发自心底的爱戴。人民日报摄影记者王东,抓起挂在脖子上的莱卡M3,以1/125秒的快门速度,将这个画面凝固。当日夜班,人民日报编委保育钧拍板后,在二版发了这张照片。
领袖与人民水乳交融的瞬间,通过党报传遍千山万水,成为改革年代一段佳话。2000年,中华世纪坛据此做成浮雕。
一张报纸,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精神力量和“定盘星”,放眼世界亦不多见。这样的例子,于人民日报而言,却不胜枚举。
1978年3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千字文《标准只有一个》,明确提出“除了社会实践,不可能再有其他检验真理的标准”。 5月11日,光明日报发表特约评论员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次日人民日报全文转载,在党内外掀起了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大潮。如果人们回溯这一年,会发现在1月1日那天,人民日报以头版整版规格,发表了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元旦社论《光明的中国》,明确指出,“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正在恢复和发扬”,“坚冰已经打破,航路已经开通”。
正是这样的人民日报,在信息尚不发达的上世纪70年代末,年发行量一度高达670万份。
四
赵德润至今保留着30多年前的采访笔记。在那次采访中,年轻的正定县委书记习近平一开口,就让这位老记者印象极深,“有思想又很真诚”。
“他说一个县如果思想不解放,思路不明、路数不清、精神不振,什么都干不成。他说如果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走一步看一步,或者上面说一说下面动一动,那不行。一定要有思路,要有规划,要有长远考虑,不能只看眼前。”如今已是国务院参事室新闻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的赵德润对本报记者回忆,习近平的激情深深感染了自己。最终,他在正定前后采访20多天,全稿一气呵成。
这篇《正定翻身记》发表于1984年,是人民日报上第一篇有关习近平的报道。在那个版面紧张的年代,篇幅超过了2000字,足见这位31岁的干部,对报社编辑部造成的震动。
7年后,记者孟晓云在福建,记录了对习近平的印象,“大个儿,粗犷豪迈,给人一种力量感”。无论在哪,一股干劲始终不变,她转述习近平对时间的紧迫感——“机遇意味着稍纵即逝,如果不把握好今后三五年,机遇就会成为过去,优势就变成空话。”
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鼓励与殷切期望,则成为人民日报前进的不竭动力。在人民日报编辑楼一楼,始终悬挂着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阅读人民日报的照片。
“向海外朋友问好!”邓小平同志1985年3月的题词,悬挂于人民日报海外版3楼会议室,进门即可见。这一年7月1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联系海内外中华儿女的精神纽带。创刊10周年时,江泽民同志题词:“办好海外版更好地为海外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和留学人员服务”。创刊20周年时,胡锦涛同志作出重要批示:“祝贺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20周年。20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坚持正确导向,贴近海外实际,积极向海外中华儿女以及世界各国人民介绍中国情况,为密切祖国同海外中华儿女的联系和情感,增进中国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作出了贡献。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希望人民日报海外版进一步贯彻党的对外宣传的方针政策,全面客观报道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充分反映海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更好地办出自己的风格和特色,真正成为我国对外宣传的重要阵地,成为世界了解中国的独特窗口。”
2015年5月4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作出重要指示:“30年来,人民日报海外版积极传播中华优秀文化,宣介中国发展变化,在外宣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望以创刊30周年为新起点,总结经验、发挥优势、锐意创新,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努力成为增信释疑、凝心聚力的桥梁纽带。”
革命年代,党的枪杆子打到哪里,人民日报的笔杆子便紧随其后。如今,在党的领导下,讲述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成为中共中央机关报的全新使命。
五
人民日报新媒体大楼里,一台打印报纸的机器前总有人驻足。人们输入亲友生日,打印出那天的人民日报,便是一份用心之礼。在淘宝上甚至一些博物馆里,购买出生那天的人民日报,也需花费10元至100元不等。
以人民日报记录时间,成为中国人民普遍的选择。泛黄的旧报纸,承载着几代人的记忆。
毕竟在漫长的岁月里,人民日报见证过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中国女排首次荣获世界冠军,许海峰赢得中国第一枚奥运金牌,第一次申奥成功,第一次成功实现载人航天……也见证了70岁以下每个人的出生。
6月14日这天,人民日报客户端推出互动游戏,用户选择自己出生年份,便可生成一份专属“报纸号外”。一个中国人出生那年,可能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或者恢复高考;一个人出生那月,可能赶上和平解放西藏,或是“希望工程”设立;出生那天,说不定正是香港或是澳门回归祖国怀抱的日子;出生后,也许乘坐过青藏铁路,也许目睹过北京奥运会胜利开幕,也许曾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盛大阅兵仪式、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党的十九大而激动。
在960万平方公里国土之上,人民日报以其独特的权威性,传递整个国家的脉动,与全体人民同频共振。曾在这份报纸上出现过的经典之作,如《将革命进行到底》《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东方风来满眼春——邓小平同志在深圳纪实》等,毫不夸张地说,有许多曾改变历史潮水的方向。
人民日报记录过这个国家的美丽,也与全体人民一起面对过哀愁,最终将其化作共同的力量。中国人民难以忘怀的唐山大地震、大兴安岭火灾、98洪水、非典疫情、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都在这份大报中永久存档。
这是一份报纸与一个大国共同经历的时间,也是一份报纸与人民共同经历的岁月。
人民日报著名记者王金凤记得,1949年5月有机会见到毛泽东。有人向主席介绍说,“她是人民日报的记者。”毛泽东听了,说:“人民日报记者,人民的记者。”
里庄人民日报旧址,则保存了一块木匾,是1948年里庄小学送给人民日报的。上书五个大字:“为人民服务”。
人民,正是这两个字,始终背负在这份70岁的报纸身上,风雨如晦的日子,阳光灿烂的日子,未曾有一日卸下。
人民日报的开端,按张磐石回忆,“是一次严令,不论困难严重到什么程度,也须在6月15日出版”,而其最终走过70年辉煌历程,还将与读者诸君继续走下去,所依靠的必然不是严令,而是力透纸背的人民的力量。
(责编:白宇、赵光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