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党建带"关建"江苏关心下一代工作基层建设综述
—— 我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基层建设综述
关心下一代这项光荣工作,离不开老党员、老专家、老教师、老战士、老模范等在基层的辛勤奔走。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各级关工委一直致力打造覆盖面广、战斗力强的基层组织,培育数量充足、更有活力的“五老”队伍,拓展服务青少年、关爱下一代的新手段。
今年2月24日,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我省关工委理论宣传抓得紧、工作创新抓得实、基层基础抓得牢,对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省关工委工作正持续发力基层建设,在新时代焕发新气象,更好为青少年引路、帮下一代出彩。
以党建带“关建”
以党建带“关建”,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是我省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经验。目前,我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新时代关工委工作新格局。
“党建带关建”,组织覆盖是基础和前提,领导重视是关键钥匙。江苏已形成党委领导下组织部门分管、统筹联动做好关工委工作的合力。省级层面,省委明确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郭文奇分管省关工委工作,各地也基本由组织部部长分管或兼任关工委主任。“分管就是责任、履职就要尽责”,郭文奇到苏工作不久即到省关工委调研并多次听取汇报。以上率下效果明显,各地组织部门纷纷把关工委建设纳入党建总体布局,“党建带关建”在基层落实更加有力。
针对新形势下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新情况,省关工委以调查研究开路,2016年底7个组赴20多个区县、100多个镇村调研,随后提出加强关工委组织建设和班子队伍建设,加大“五老”关爱激励力度等举措,并结合调研开展真督实查。
“通过调研推进督查,一些过去解决不彻底或一直想解决而未解决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得到切实解决,全省关工委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明显提高。”省关工委主任曹鸿鸣说。
以调研推动工作是省关工委的传统。着眼新时代青少年教育方式和成长环境变化,省关工委不断到基层发现新情况、提出新建议。早在10年前,紧扣苏北、苏中50多万留守儿童和苏南近50万外来工子女教育管理问题,省关工委经全面调研,向省委、省政府建言,推动我省拿出10亿元解决留守儿童寄宿制问题。落实过程中,关工委积极参与,3年全部完成。近年来,省关工委又根据苏北苏中留守儿童有所减少、苏南流动儿童猛增态势,调研推广宿迁、苏州等地经验,完善关爱机制,扩大关爱救助面。去年,全省关工委多渠道筹资1.5亿多元,助学助困133365人。
建强基层“关建”阵地
关工委是群众性工作组织,群团组织作为“神经末梢”的基层组织要实现健康运转,有人、有钱、有场所办事是重要前提。省关工委聚焦建、管、用等关键环节,创新落实政策措施,让全省各级关工委组织不仅建起来,而且强起来、活起来。
近年来,全省关工委组织建设不断向全覆盖迈进。各地解决因镇村撤并等造成的基层关工委“空白点”问题253个;不少地方将关工委建到村组楼栋,参与网格化管理。教育系统关工委组织达6000多个,97%的大中小学校组建关工委,农业、政法系统等也成立关工委。“全省各级关工委组织达6.3万多个,城乡条块结合的组织网络进一步形成。”省关工委副主任郭兴华说。
关心下一代队伍需要有更多“活水”汇入。各地综合运用领导谈话动员一批、上门求贤聘请一批、“双证同发”发展一批等办法加大发动力度,并广泛吸纳社会志愿者。全省“五老”有70多万人,其中核心层约7万多人,呈稳中有升态势。泰州市将“五老”对象向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干部职工、村组干部、社区网格长、老党员、老积极分子等拓展,同时根据是否驻会、有无专长等,按核心层、骨干层、参与层遴选分类培养。到去年底,该市在册“五老”50425人,约占总人口1%,其中70岁以下占66.9%。老教师、老政法在关爱下一代上优势独特,宜兴市参与这项工作两个群体比例保持在95%和86%。
校外教育辅导站是我省基层关工委在社会教育实践中的一大创举,也是基层“关建”的重要阵地。经过10年发展,全省辅导站点达3.2万多个,近12万名“五老”及12万多名志愿者参与其中,年均800多万人次中小学生接受辅导。
辅导站为青少年包括留守流动儿童“离校不离教”提供好去处。宜兴农村老教师费炳华夫妇1997年创办家庭辅导站,专门接纳本地渔民及水上运输专业户子女,学生最多时有20多个,累计达400人次。孩子们放学和节假日吃住都在费老师家,夫妻俩分工管孩子教育和生活,一干就是20年。2012年,费炳华被评为“中国好人”。以他为代表的宜兴市老教师家庭辅导站做出特色,不少退休老教师把附近学生带到家中,义务指导学业和课后监管,深受学生与家长欢迎。目前全市老教师家庭辅导站达569家,受教育学生累计达6万多人次。
使关爱更多覆盖下一代
许多人对关工委工作的印象,仍停留在“五老”到学校作报告、奔走网吧引导青少年健康上网,其实关心下一代工作已远超上述范畴。紧扣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全省关工委不断在大局中校准定位,基层工作领域持续拓展。
青年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也是农村基层关工委重点关爱对象。今年以来,省关工委联合省农委,在青年农民中开展“菜单式”科技培训帮扶,助推青年农民创业发展。而在传统农业大市徐州,针对青年农民的“农业科技镇村行”已取得积极成效。当地动员1247位老科技人员成立的科技服务团,打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扶农工作队伍。他们熟悉当地实际,围绕当地发展大局,引导青年农民创业。
2012年,省及徐州市决定实施故黄河流域开发工程,徐州市关工委立即跟进,帮扶沿线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青年农民创业基地建设。徐州市、区关工委扶持的棠张镇建设万亩葡萄园,亩均收入超3万元。当地果农称赞说:“不离土不离乡,不让孩子想爹娘;家门口能致富,关工委帮大忙。”在关工委老同志等各方面帮助下,沛县鹿楼镇返乡大学生张诺承包800亩土地开办家庭农场,年收入达800万元,并联合附近33家农场成立联盟,带动当地2000多位农民就业致富。
我省是民营经济大省,青年工人也是需要被关爱的群体。省关工委2004年就开始推广江阴经验,启动民营企业关工委建设,去年又针对工商管理体制调整带来的新情况赴苏南多地调研,推进民企关工委协同企业党群组织开展关爱青工活动。当前,我省规模以上民企建立关工委组织1.8万多个,中小企业组建联合关工委1.1万多个。江苏中超集团在企业关工委建议并直接参与下,投资2000余万元,建成8000平方米的宜兴市方圆帮教中心,先后安排3600多人次社区矫正对象接受教育,其中16-25岁的青年占60%,至今无一人重新犯罪。
去年泰州第五届400名“我最喜爱的共产党员”表彰对象中,各级“五老”有42人,占比超10%,这是全省热诚投身关心下一代工作70多万“五老”的缩影。如今,这些年迈却退而不休的身影,奔走在江苏城乡。(陈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