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消费贷部分流入楼市股市 专家:从严监管严厉打击
9家大型国有银行违规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360.87亿元;抽查的个人消费贷款中有部分实际流入楼市股市;抽查60家“现金贷”机构发现40家无从业资质……6月20日,审计署发布了《关于2017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披露的问题发人深省。
审计指出问题后,银行纷纷发布公告回应称,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率达到98%以上。专家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审计署提出的问题和意见,有助于进一步推动防控金融风险工作,对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具有重要作用。下一步,仍需要从严监管、严厉打击,做到金融监管全覆盖,不留死角和空白点,进而减少监管套利,降低风险隐患。
个人消费贷款部分流入楼市股市
审计署《报告》指出,各项审计都关注了金融风险防范化解情况。从审计情况看,金融机构和有关企业风险防控工作持续加强,监管部门也加大了对高风险行业和领域整治力度。审计发现,9家大型国有银行违规向房地产行业提供融资360.87亿元,抽查的个人消费贷款中也有部分实际流入楼市股市;一些金融机构通过发行短期封闭式理财产品吸收资金,用于投资长期项目等,存在期限错配风险。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董希淼在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2017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三个良性循环”,其一就是促进形成金融和房地产的良性循环列。金融与房地产良性循环的核心就要从金融尤其是银行单边支持房地产市场的扩张增长转向支持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建设。具体来看,银行业要坚决贯彻执行房地产调控的相关政策,杜绝为房地产行业违规借贷,严控资金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防止信贷资金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通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不得向不符合相关要求的房地产开发企业提供贷款。
此外,记者还了解到,银保监会在年初的“2018年全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会议”中提出,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努力抑制居民杠杆率,重点是控制居民杠杆率的过快增长,打击挪用消费贷款、违规透支信用卡等行为,严控个人贷款违规流入股市和房市。此外,还要继续遏制房地产泡沫化,严肃查处各类违规房地产融资行为。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则向人民网记者表示,银行和监管部门应密切跟踪个人消费贷款的走向,利用银联、央行的清算系统密切关注资金的流向,防止大规模违规消费贷款资金进入房地产市场。
审计指出问题后,银行纷纷发布公告进行回应。农业银行6月21日发布公告称,在这一次审计期间,坚持“边查边改、立查立改”的原则,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即刻采取整改措施,审计离场时部分问题已完成整改。截至公告日,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率达到98.48%。工商银行也在同日发布公告表示,截至公告日,审计指出问题的整改率达到98.01%。
网络贷款风险管控不到位
审计署《报告》还指出,网络贷款领域风险管控还不到位,抽查在重庆注册的29家网络小额贷款公司中,有12家主要在浙江等地经营,以规避实际经营地区的准入审查,由此导致的网络客户信用识别不精准、非法冒用他人名义借贷等问题较突出。
“抽查60家‘现金贷’机构发现,其中40家无从业资质,有的以学生为主要客户,存在较大隐患。审计指出问题后,有关方面正在整改,8家银行已收回贷款等45.86亿元。” 审计署强调。
黄志龙表示,对于现金贷的业务仍然需要从严监管,特别是对于仍然在从事校园贷等负面影响较大的现金贷业务,应严厉打击。“现金贷业务的关键是持牌经营,如果消费金融公司和小额借贷公司杠杆水平合理,贷款利率符合国家规定,仍有一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董希淼则认为,近年来,民间借贷、小额借贷公司、P2P网贷等,已经成为金融风险积聚和重点防范领域。一些非金融机构打着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旗号,大肆进行非法集资和金融诈骗活动,已经成为危害百姓的毒瘤,不但扰乱金融秩序,影响金融安全,而且对社会稳定带来伤害。而且,这些非金融机构积聚的风险隐蔽性、传染性、广泛性、突发性更强。
“相比金融机构,如何对形形色色的非金融机构实施有效治理,通过尽快治理清除害群之马,促进行业健康稳健发展,成为监管部门的一大挑战。要破解这个监管难点,需要从源头把控、过程严管、事后追责等方面采取更有力措施,构建针对非金融机构的监管闭环,切实防范和化解突出风险,维护好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好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董希淼指出。
审计署金融审计司负责人表示,将持续加大对金融风险和隐患的揭示力度,持续推动整治“金融乱象”,继续打击金融领域违法犯罪活动。对已经发现的违规违纪问题易发多发的领域,要精准打击、定点清除,坚决遏制同一类问题继续蔓延。对新形态的违法犯罪活动,力争做到“露头就打”,避免苗头性问题发展成普遍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