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追记江西省侨联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曹建彭
鄱阳湖畔,青山垂首;信江之滨,碧水呜咽。2018年4月11日上午,余干县洪家嘴乡双港村委会门口的长街上,600多位村民自发聚集在这里,呼唤着一个人的名字,为他送行。
“舍不得曹书记走,让我最后看他一眼吧。”73岁的村民王多寿,眼含热泪,声音哽咽着说。
村民口中的曹书记,正是省侨联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省侨联驻余干县洪家嘴乡双港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曹建彭。
4月11日凌晨,54岁的曹建彭因突发疾病,倒在了为之奋斗的扶贫工作岗位上。
走进双港村,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村部、平坦洁净的水泥路、排列整齐的辣椒种植大棚…… “双港村能有今天的变化,多亏了曹书记,可惜我们再也见不到他了。”说起曹书记,乡亲们心情依然悲痛。
2015年8月,省侨联挂点帮扶双港村,曹建彭主动要求驻村扶贫。近三年来,他忠实履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为的就是让双港村困难群众早日过上美好的生活。
“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曹建彭躬身践行,兑现了自己常常挂在嘴边的这句誓言,也诠释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大爱忠诚。
拼尽全力,他将生命定格在扶贫一线
2018年4月10日深夜,余干县洪家嘴乡双港村村部,驻村扶贫工作组办公室的灯光依然亮着。省侨联驻双港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曹建彭,正在和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严曙光商量产业扶贫的事项。按照他们的计划,准备引进一家芡实种植企业,村里入股,贫困群众加入合作社,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优势,加上有现成的销路,前景应该不错,可以给贫困户带来不少收入。
做完产业扶贫方案,曹建彭又忙单位上党建展板资料的整理,虽然人在村里驻点,侨联机关党建方面的事还在手上。忙完这一切后,已经是晚上11点多。曹建彭与严曙光来到村部二楼的宿舍就寝。村里条件较差,两人从驻村扶贫开始,就一直住在一间房子里。
“曹书记睡觉打呼噜比较厉害,声音很大,时间长了,我也适应了。”让严曙光感到蹊跷的是,凌晨3点多,他醒来上厕所,却没有听见曹建彭的鼾声,房间里出奇的安静。
“我下意识地走到近前看,只见曹书记满头大汗,一摸浑身冰凉。我当时觉得大事不妙,用力按压他的胸口,做心肺复苏,并打电话通知村委会。”严曙光说。村支书李金助接到电话后,立即打了120。一刻钟左右医生就赶到了,但经过持续抢救,曹建彭未能苏醒,终因操劳过度突发心肌梗死,因公殉职。54岁的曹建彭,将生命定格在了扶贫第一线。
采访中,严曙光向记者展示了曹建彭生前所发的微信朋友圈。2018年元旦这天,他在一条长微信中写道:“多少个失眠的夜晚,我们挑灯夜战;多少个寒冷的冬日,我们一户不漏地到贫困户家中走访与宣讲。感谢善良的村民与我们同心聚力脱贫奔小康,贫困户的热情和笑容,是2017年里给我最好的安慰,我的责任始终扛在肩上,我的使命一直在路上。好运好梦在2018!”
严曙光说,曹书记的祝福是如此的美好,但他的生命却永远停留在了2018。
1964年8月,曹建彭出生于彭泽县一个农民家庭。1981年参军入伍,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凭着一股子拼劲和闯劲,他从普通战士干起,直至副旅长。2010年1月,曹建彭转业分配到省侨联工作,先后担任省侨联办公室调研员,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机关纪委书记,并兼任驻村扶贫工作队长。无论做人、做事还是做“官”,无论在哪一个岗位,他都勤勉工作、正直无私,留下了奋斗不息、奉献不止的生命华章。
群众眼里,“曹书记比亲人还亲”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在《我爱这土地》的诗中,曾经如此充满感情地咏叹。
2015年,因省侨联驻村扶贫工作需要,曹建彭主动请缨,担任余干县洪家嘴乡双港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双港村地处余干县城郊,基础设施落后,产业发展薄弱,村民收入较低,全村699户3558人,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1户150人,脱贫任务非常艰巨。
面对双港村落后的面貌,曹建彭拿出绣花功夫,详细了解贫困户家庭情况和致贫原因。他总是随身带着一本工作日志,把贫困户、非贫困户的家庭状况、所忧所盼,一笔一笔地记在本上、装在心里。
贫困户程乐先回忆,曹书记第一次到他家走访时,看到院子里堆满了杂物,二话没说,拿起扫帚先打扫卫生,清理院落。这以后,曹建彭成了程乐先家的常客。
曹建彭有句口头禅:“群众的困难,就是我的困难。”
贫困户李小平的女儿辍学外出务工,他10多次上门做工作,说服李小平把女儿送回了课堂;贫困户程得财家庭困难,手机经常停机,曹建彭走访找不到他,多次帮他交手机费;73岁的王多寿老两口体弱多病,房子低矮潮湿,四处漏风。曹建彭四处奔走,为他家筹集6万多元建起了新房。老人流着眼泪对记者说:“曹书记比亲人还亲。”
功夫不负有心人,曹建彭很快就成为村民的贴心人,村民们都信赖他。有些矛盾纠纷,基本上只要他登门,都会迎刃而解。而随着他和扶贫工作队的有效工作,村民脱贫致富信心也与日俱增。
村支书李金助说:“就在村里脱贫攻坚工作不断取得成效的时候,曹书记却突然走了。现在,我只要一走进村委会,眼里到处是他的身影,好像他从没有离开我们。”
“曹书记,你不要走,双港村老百姓舍不得你呀”“曹书记,双港人民怀念您!”曹建彭去世的消息传开后,双港村600多位村民自发拉起横幅,在村部和路旁送别,久久不肯离去。
一位普通的扶贫干部,若不是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超凡的人格魅力,怎会让老百姓如此不舍,让群众如此记挂在心。
殚精竭虑,他一心扑在扶贫攻坚上
对待贫困群众,曹建彭贴心又暖心。而对于基层组织建设与产业扶贫,他也殚精竭虑,想了很多办法。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曹建彭始终牢记“抓党建、促脱贫”的责任和使命,从夯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入手,注重加强村“两委”班子、党员队伍建设,真正让班子强起来,让民心聚起来。
通过多方努力,曹建彭帮村里筹集了15.5万元资金,装修改造了村党支部办公室和会议室,让党员有了固定的活动场所;和扶贫工作队及村“两委”班子一道,争取到45万元扶贫资金,为村里建起了健身广场和卫生院;多次协调县、乡共投入500多万元资金,修建了30多公里的村组道路和村民入户路,解决了村民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出行难题,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开展精准扶贫,发展产业是关键。在曹建彭的推动下,目前双港村已发展了余干辣椒、菌菇和光伏等扶贫产业,全村51户贫困户实现了产业扶贫全覆盖。
曹建彭去世前构思的种植芡实的发展思路,已得到落实。严曙光说,扶贫工作队已做出计划,准备把有50亩水面的七里湖,全部种上芡实,让双港村的老百姓多得实惠。
两年多来,双港村已有38户117人实现了脱贫,村集体经济和群众生活水平都发生了明显变化,这些都凝结着曹建彭的心血和汗水。
深情无限,他对工作任劳任怨,对同事温暖如春
在80后主任科员田广星的眼里,曹建彭既是好同事好领导,更是好兄长。作为省侨联的同事,他们俩多年来同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上,曹建彭对他悉心指导、帮助,生活上,更是极力关照,深情有加。
“3年前单位搬到九龙湖行政中心后,每天下午下班前,曹书记就会在办公室转一圈,挨个问有没有同事要搭顺风车的?同路的,他送到家门口,不同路的,他送到地铁站。下雨天,他还会在单位微信工作群发信息,称上班路上有需要在公交、地铁站接送的,提前说一声。侨联的很多同事,都享受过他提供的免费拼车接送服务。”田广星说。
更让田广星感动的是,自己体检后发现腰椎不好,曹建彭主动帮他联系洪都中医院的医生,还利用离医院近的便利,多次帮他去挂专家号。春节期间值班,他因为要回江苏老家,就有点犯难。曹建彭得知后,主动要帮他顶班。“我不肯,曹书记拍拍我肩膀,爽朗一笑,以军人惯有的口吻说,不肯也得肯。”说到此,田广星的眼圈红了。
工作上,曹建彭“见红旗就扛、见任务就上”,总是把荣誉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
作为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曹建彭将党建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既当“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常常亲力亲为,加班加点写材料。作为机关纪委书记,他敢于坚持原则、监督执纪,不断提高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意识。
扶贫期间,他坚持挤公交车到村里,自己动手为队员买菜做饭;冬天村驻地没有热水,洗澡不方便,他自掏腰包到附近招待所开房间让队员洗澡;为村里购买扶贫物品,没有发票他就自掏腰包,从无怨言。
作为一位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曹建彭牢记入党誓言,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甘于奉献,敢于担当。在他身上,充分展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的崇高风范。他的生命之光,永远闪耀在扶贫路上。(记者 毛江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