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突然热了,这种温度,自愧是做不到心静自然凉的境界。肉身在这个尘世,真的是有很多牵挂,七情六欲,吃喝拉撒,面若桃花和脸如锅底灰都放一边,至少很多人也还是要留下自己一些记忆的。行走江湖最重要的讲究是什么,体面。不讲究珠光宝器,但求个落落大方。只有一张张好照片才能体现自己的气质和气场。
这就不得不提到肖像摄影。肖像摄影的拍摄技巧往往看似简单,却又极考验功力,可谓至简又至繁。这种双重性是肖像摄影成为鉴别摄影师专业水准的一块试金石。
肖像摄影始于1836年,早期的肖像作品(达盖尔时期),由于长时间的曝光,人物大多显得僵硬而无生气,难以表现性格。而纳达尔开始摄影的时代,摄影技术已经实现了记录瞬间的能力,纳达尔则敏锐地驾驭了这一点。纳达尔的肖像作品,则着重刻画人物的精神状态,为后世肖像摄影确立了典范。
纳达尔认为,一个摄影家,不论照相机的机械性能如何,都应该把焦点对准人物的脸部,抓住人物的神情,刻画人物的心理特征,使其性格跃然于画面之上。他意识到他所拍摄的这些人物本身就把握着自己心灵与精神的“画笔”,而作为摄影师要做的则是把镜头作为“画纸”,通过有效而深入的沟通,让被摄者自己把自己展现出来,而不像传统人物肖像绘画那样会大大掺进画家的主观性。在拍摄时,纳达尔尽量避免道具或背景对人物的干扰,一改照相馆用华美布景和道具的做法,使用单色幕布和简单的道具,从而简洁突出地表现了被摄者的精神风貌。此外,他还打破了当时的人像摄影大多是全身的固定格式,通过半身像甚至特写更好地展现人物个性。
摄影家尤素夫·卡什是最杰出的主观肖像摄影家,拍摄了20世纪几乎所有最著名的人物,声称捕捉到这些人物的灵魂。“这是一群20世纪最著名的面孔,这是一批享誉世界的人像摄影杰作:丘吉尔的愤怒、爱因斯坦的睿智、毕加索的怪诞……他用镜头揭示人性的秘密,他被称为拍摄灵魂的大师。”卡什拍摄肖像主要通过用光表现人物的头部和手部。他通常使用深色背静,使肖像显得庄重和高大。卡什将他的肖像看作历史文献,他注意人物的外形,但更注意人物的心理和精神风貌。他认为在拍摄肖像时总有一个”真实的瞬间”,只要抓住他,便能更好地表现人物内在的力量,从而表现人物的伟大。
总的来说,肖像摄影是以人物外在气质和内在精神的造型摄影。即是记录人物的影像又是讲述关于人物的故事。作为摄影师在拍摄人物外形特征的同时,也记录下了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运用不同角度的光线,使人物真实而且直接,如俯首沉思或是开怀大笑,这类积极的面部情感可以给欣赏者带去愉悦的感官享受,从而为自身增添吸引力。捕捉最打动人心的一面,是创作一幅具有表现力的个性肖像照的一个条件,这类照片能传递出比美更多的东西。这种有个性的肖像照片,可以促使照片观看者,去揣摩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探悉其生活经历。
而写真摄影起源于数码照相机发明之后,当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一步步提高的时候,写真摄影便成了现在最为时尚的生活代名词,从全国各大影楼纷纷打出时尚写真的口号里,写真仿佛成了女人的专利,男人的副业。
针对市场的激烈竞争,写真摄影不仅仅是只为了满足个人的心理、艺术的追求、和生活的留恋了,而是慢慢地在转化为个人生活的艺术市场。个人生活的艺术市场就是将自己的美丽瞬间点缀在个人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在影集里、还是墙面上、或是车上、钱包、衣服上等等,均成了人们越发装扮的对象。针对这样的生活市场,摄影者及摄影制作者将慢慢会趋向于实用的角度,把三好四美发扬到不单单只适合与部分欣赏者,而是适合与大众的写真摄影。
个人写真可以使长相不突出的人变得美丽,获得信心,获得快乐,又能让别人养眼,这种利人利己的是何乐而不为呢。整体来说,个人写真摄影属于艺术照片,由拍摄和后期制作两部分组成,它只表现人物完美的一面,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就能完成,个人写真缺乏一定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黄武涛影像馆创始人黄武涛先生曾说:“肖像摄影都深具典型性特征,有一些令人过目难忘的特质:或者是眼神,或者是装束,或者是与环境的契合度等等,它是能照见灵魂的一种表现手法。大家都听过流行歌曲《老鼠爱大米》,但它仅仅存在于刚流行的那几年,大家也都听过《橄榄树》,它却在哪个年代都不过时,能唱出人们的心声。这便是写真摄影与肖像摄影的区别。一个会过时,一个会永远记忆。”
一年前你拍摄了写真照片,一年后再拿出来看,可能觉得已经过时,很多时候自己都不忍直视。但是肖像照片却不同,十年二十年、甚至五十年后,当你再看时,视觉效果依然美好,感觉会更温暖,因为它是那个时候最真实的自己。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肖像照才是印鉴、是通行证,是他/她一生的浓缩,哪怕年过古稀,但最好的肖像,却一定是黄金年龄的容貌,那才是完美的男人或女人。(文/黄诗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