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4+5+4”现代产业体系
唐山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
炎炎夏日,骄阳似火。在河北省工业重镇唐山,项目建设如火如荼:6月30日,总投资360.2亿元的21个省、市重点项目和总投资304.1亿元的126个县级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在省、市重点项目中,装备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产品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工业项目占到一半以上。
“工业是唐山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要。努力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唐山指明的方向,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在唐山市委市政府近日召开的全市加快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推进大会上,省委常委、唐山市委书记王浩明确提出,全市上下必须强化担当,抢抓机遇,发挥优势,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唐山作出的“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重要指示和省委对唐山提出的“两个率先”要求,全面加快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步伐,以新型工业化奋力开创唐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唐山市将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做强支柱产业,做大新兴产业,做优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工业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着力构建创新发展能力强、绿色发展能力强、融合发展能力强、支撑带动能力强、产业竞争能力强、持续发展能力强的“4+5+4”现代产业体系。即做强精品钢铁、装备制造、现代化工、新型建材及装配式住宅四大支柱产业,做大智能轨道交通、机器人、电子及智能仪表、动力电池、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做优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新兴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四大生产性服务业。到2020年,初步构建起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框架;到2025年,基本建成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到2035年,建成高质量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
传统支柱产业是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的基础,是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首先要推动传统产业由大到强,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为此,唐山市提出,抓好精品钢铁产业,通过降总量、优布局、提品质、延链条、治污染,推进由唐山钢铁冶炼大市向钢铁产业大市和钢铁产业强市转变;抓好装备制造产业,依托钢铁产业,向下游延伸,依托海洋优势,在发展海洋重工产业上实现突破;抓好现代化工产业,坚持安全、集聚、绿色、高端发展方向,实现从传统化工到现代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的产业演进;抓好新型建材及装配式住宅产业,突出新型、绿色、高端、优质,培育建筑建材产业链条。同时,着力在做大新兴产业上攻坚突破,下大力做大轨道交通装备、机器人、电子及智能仪表、动力电池、节能环保五大新兴产业,促其尽快成长壮大,形成撑起唐山高质量发展的“四梁八柱”。此外,还要围绕制造业与服务业深度融合,着力做优现代物流、现代金融、新兴信息服务、研发设计四大生产性服务业,为工业转型升级注入活力、提供支撑。
为强力推进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实现新突破,唐山市明确了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的“六条路径”:一是坚持破立降并举,走结构优化之路。继续坚定不移在“破”上出重拳、在“立”上求突破、在“降”上动真格,调优三次产业结构和工业内部结构,加快产业迈向中高端。二是坚持创新驱动,走动能转换之路。大力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突出科技、人才、金融的全方位支持,加快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突破和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一批具备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创新企业,加快实现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三是坚持生态优先,走绿色发展之路。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力加快工业绿色、低碳和循环发展步伐,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安全智能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四是坚持融合互动,走智能化发展之路。一方面顺应“互联网+”发展趋势,协调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另一方面坚持港口发展带动产业集聚、产业发展带动城市建设,加快推进港产城融合互动发展。五是坚持开放合作,走协同共享之路。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更大的力度谋划和推进改革开放,充分发挥深水大港等优势,依托自贸区和内陆港建设,积极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努力引进一批重大项目和产业链延伸项目,培育一批具有带动性的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小巨人,打造转型发展新优势。六是坚持科学布局,走集聚集约之路。结合资源禀赋、区位条件、产业基础,优化园区布局,有序推动钢铁、化工等产业向沿海临铁布局,引导重大项目向园区布局、优势产业向园区集中、生产要素向园区聚集,构建形成区域特色化、布局合理化、生产集约化、产业高端化、设施一体化的现代产业格局。(记者王小勇、汤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