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扶贫”公益性商标标识
“四川扶贫”公益商标这样用
凡是来自贫困地区的扶贫产品,都可以使用“四川扶贫”公益性商标
凡是有公益性商标的扶贫产品,很多销售主体都可以推广和销售
凡是推广销售有公益性商标标识的扶贫产品的企业,都会得到政府大力支持
凡是贴有公益性商标标识的扶贫产品,号召全社会优先购买据新闻发布会
7月25日,解读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聚焦切实打好“三大攻坚战”。记者关于脱贫攻坚的提问最多,扶贫车间的话题更是引起持续讨论。
《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全面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提到“推广就业扶贫车间模式”,对于这种比较新颖的扶贫模式,四川采取了哪些行动?取得了怎样的成效?未来将如何推广?新闻发布会上,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移民局局长降初作了解答。
□本报记者侯冲
为什么建?
风险低、回报快,“足不出户”实现就业
截至去年12月,我省共建扶贫车间743个,吸纳1.13万名贫困劳动力就业,实现人均月收入2000元到2500元,落实各类扶贫政策补贴1410.46万元。
“创新推进扶贫车间,走出了一条促进贫困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实现脱贫增收的新路子。”降初表示,要想实现稳定脱贫,增收是关键。贫困群众增收途径无非两种,产业和就业。“产业发展有一个过程,见效慢,而且有风险。”就业扶贫具有风险低、回报快等特点,是确保贫困群众稳定增收的重要措施。
现阶段,扶贫车间这种就业扶贫模式对于四川尤为必要。不少贫困群众已经外出务工,留在农村的多是老年人、残疾人或者身患大病人群。扶贫车间模式能让这些人“足不出户”实现就业,是稳定和深化就业扶贫的重要手段。
为加快扶贫车间建设,我省鼓励企业、农合社等各类生产经营主体吸纳贫困劳动力稳定就业,明确了1000元/人的一次性奖补标准和相应奖补条件。
各地也制定了相应政策措施。例如内江的《就业扶贫示范建设实施意见》明确,吸纳10个及以上贫困劳动力,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并购买社会保险的车间,可认定为就业扶贫示范车间,给予相应补贴。
怎样建?
可采取园区型、家工坊型、入股型和村集体型4种模式
扶贫车间具体该怎样建?降初给出了4种模式:园区型、家工坊型、入股型和村集体型。
“园区型”扶贫车间,即在全省各级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高新产业园区中,按照新吸纳10个以上贫困劳动力的标准认定就业扶贫基地,鼓励企业挖掘和开发就业岗位,建立扶贫车间。
“家工坊型”扶贫车间,即针对部分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不强的情况,把扶贫车间搬到贫困村,把生产机器送入贫困户,促进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实现就业脱贫。这种类型的扶贫车间适合容易控制标准的产业。
“入股型”扶贫车间,即贫困户以土地、扶贫资金等方式入股成立合作社,依托合作社建立扶贫车间,让贫困户既能领取分红,还能获得务工收入。
“村集体型”扶贫车间,即利用村集体的闲置厂房、校舍、空置地等资源,引进投资项目,创办来料加工、农产品初加工、乡村旅游等扶贫车间,吸纳贫困户就近就业,实现既有创业又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
贫困群众没有劳动技能咋办?我省着力通过“田间课堂”“培训大篷车”“送培训下乡”“扶贫专班”等培训形式,对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劳动力提供免费、“短平快”的上岗培训,2017年全省共培训贫困劳动力3.9万人。
如何推广?
将出台指导意见,鼓励项目化运营
扶贫车间如何推广?据介绍,我省正在制定扶贫车间政策措施,研究出台做好扶贫车间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将对扶贫车间的建设条件、建设标准、建设方式、建设用地、资金和项目来源、组织领导和资金保障等方面进行明确,为推广扶贫车间提供政策导向。
新闻发布会还透露,我省今年在计划摘帽的30个贫困县开展扶贫车间建设试点工作,积极争取国家支持,鼓励各地实施扶贫车间项目化运营,扶贫车间与当地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电商、产业扶贫项目积极对接,建立合作联盟,力争全年新建扶贫车间30个。
有车间基地,更要有人才引领。未来,四川将把扶持扶贫车间和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结合起来,同步推进,让扶贫车间成为贫困地区致富带头人的培训基地、实训基地和孵化器,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到贫困地区参与扶贫车间建设。
还将加大扶贫车间的宣传力度,开展扶贫车间示范评选活动,遴选一批吸纳贫困人员多、带动效果好、社会责任感强的扶贫车间作为省级、市级、县级不同层面的示范车间进行表扬,营造就业扶贫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