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哈尔滨7月29日电 为建立更为紧密的区校合作关系,进一步推动哈工大科技成果产业化,7月29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经开区、平房区共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签约仪式在中国云谷举行。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书记王树权,中共哈尔滨市委常委、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康翰卿出席签约仪式。市发改委、市工信委、市科技局、市商务局、市投资促进局等单位负责人参加签约仪式。哈经开区管委会主任、平房区政府区长谭乐伟做产业政策推介。
哈尔滨工大深能电机有限公司、智慧哈南、数字研究院、哈尔滨工大信通科技有限公司、捷碧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哈尔滨辰科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首批入驻哈工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这些企业主要涉及智能装备、新材料、大数据、医疗设备等领域,项目科技水平均处在各自领域前沿。
据悉,为进一步支持哈工大科技成果在哈南实现产业化,哈经开区、平房区将对在本地转化落地、实现产业化的工大项目给予优先兑现促进产业发展扶持办法、优先在标准厂房落地、优先支持项目融资、连续三年房租补贴及资金扶持、重大项目一事一议重点扶持等六项优惠政策。同时,将中国云谷、大数据产业园、亿达产业园和区属标准厂房作为成果产业化基地的主要建设区。这都是经开区、平房区扩大开放市场、扶持本地企业发展的务实举措。
共建科技成果转化基地签约。
哈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平房区委书记刘兴阁表示,共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标志着哈经开区、平房区与哈工大区校合作进入到新的阶段,必将为经开区、平房区乃至全市、全省以技术创新促进相关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哈经开区将本着“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的原则,共同搭建常态化、系统化合作平台,重点在科研成果解读分析、孵化、估值、市场对接和金融服务等方面深化合作,促进哈工大相关科研成果在经开区、平房区转化落地、实现产业化。
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全国知名的百年学府,科技创新实力雄厚;哈经开区、平房区是全省最大的现代产业集聚区,产业发展环境优良。特别是哈经开区在全国219个国家级经开区综合发展考核中,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进入前十名,在产业集聚、科技创新、生态环保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
近年来,哈经开区、平房区高度重视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工作,与哈工大搭建了常态化对接平台,建立了科研成果动态跟进、转化机制,先后承接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焊接集团、大数据集团、中奥花青素、龙声超声增油、星云生物等10余个重大高科技项目,有80余家具有哈工大背景的科技公司入区发展,成为全省最集中的哈工大科研成果产业化发展区。同时,积极支持中国航发东安和哈工大牵头成立了黑龙江军民融合产业联盟,会员单位已经发展到30多家,进一步推动了大学大所与企业建立、加强技术依托关系。
下一步,哈经开区、平房区将以更优惠的政策、高效的服务,全力为各类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创造良好条件,以不断加快发展做实做强“哈尔滨新区产业支撑区”,努力在工业强省、工业强市和哈尔滨省会城市建设中当先锋、站排头。(焦洋、于晓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