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茂景色。
|
人民网遵义8月2日电 (孙远桃 李宇)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从中而过,高大的行道树和鲜花分布两旁,整整齐齐的蔬菜大棚里瓜果飘香,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呈现眼前。
花茂村以前叫“荒茅田”,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全村4950人,外出务工人数近半,一度成为“空壳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文一体化,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巢”,参与家乡建设。
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不负其名,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7年1600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曾经的“荒茅村”,现在乡愁更浓了,百姓脸上的笑脸,也越来越甜。
红色旅游让日子更红火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苟坝会议则是这次转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193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在遵义的苟坝村召开了“苟坝会议”,且在花茂村停留住宿,尽管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却为中国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红色文化在这里传扬。
据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彭龙芬介绍,为让旧貌变新颜,2014年以来,花茂村调重心优环境,筹措资金近3亿元,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把村庄作为景区来打造,新建改建黔北民居1000余栋,串户路硬化率达98%,种植绿化树木2500余亩,治理生态景观河道8.8公里,这让花茂的村容村貌有了大变化。
同时,利用“苟坝会议”红色文化资源和花茂村美丽新农村资源优势,深挖全村农业、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帮助农户开办乡村旅馆和农家乐,提高农户收入。
村民王治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4年8月,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王治强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取名“红色之家”。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红色之家”开业以来生意一直火爆,平均每天上百位游客登门。王治强算了一笔账,“红色之家”一年保守收入20-30万不等,小半年就赶上以前一年的收入。
见生意火爆,王治强还招了10多个工人,带动村民一起就业致富。眼见王治强“螃蟹吃得香”,其他村民也跟了上来,纷纷开办了乡村旅馆和农家乐。目前,花茂村有乡村旅馆14余家,特色农家乐18家,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花茂村牢牢抓住了红色文化与乡愁文化的结合与发掘,把乡愁作为文化来传承,以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据彭龙芬介绍,2015年,花茂村被评为“中国最美红村”,荣登“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产业荣誉榜”;201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花茂村共接待游客数量1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亿多元。
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无独有偶,在花茂村,还有一项传承了上百年的手艺——陶艺。在先才陶艺馆内,摆着几排做陶罐的设备,来自仁怀的游客蔡女士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制作陶艺作品。
这家店的老板叫母先才,母先才是家里的第四代陶艺人,家族手艺传承已有百余年。曾经,他也面临“混不下去”的尴尬,“准备关门,外出打工”。但如今,母先才的陶艺馆生意红火,每年卖出的陶艺制品达2000多件,“一到周末,城里来的客人就排起长队,每年保守收入40万元以上。”
陶艺馆对母先才来说不仅是一门赚钱的营生,也是传承非遗的一个平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一直是母先才的愿望。如今,他已经收了两三个徒弟了,为非遗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传承陶艺文化,把陶艺文化打造成花茂村的特色品牌。花茂村兴建了陶艺文化一条街。在这里,特色陶艺吧、乡村创客艺术中心、古法造纸特色+商品馆等琳琅满目,开发出了各种体验互动项目,全面提升乡村的内涵和品质,使乡村更有灵性和活力,让游客与民风共舞,与乡愁为伴。
“产业发展是深入推进大扶贫的重要推手。”彭龙芬说,花茂村还是种植蔬菜的好地方。为把蔬菜等产业做大做强,花茂村引进龙头企业,将农业园区建成农业公园,在带动旅游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400多人。
在花茂村的一个蔬菜大棚基地里,记者看到,丝瓜、茄子、西红柿等各色瓜果蔬菜已经进入盛采期。负责人蓝荣鸿介绍,基地占地300余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式,使得农民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
此外,近年来,花茂村还通过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精品水果和生态传统农业1000亩,发展刺梨种植2500亩,苗林一体化基地1000亩,实施公路沿线、花茂—苟坝沿线和25度以上坡耕地种植刺梨和经济林3000亩,退耕还林种植脆红李1311亩,连片提子(葡萄)种植200亩等一系列扶贫产业,让群众有了产业支撑,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通过发展农文旅一体化,如今村里外出务工农民从2000多人减少到不足300人,昔日‘荒茅田’也变得花繁叶茂。”总结近年来的变化,彭龙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现在花茂村基本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曾经贫困的花茂村,变成了富裕的新农村。
|
花茂农家景色。
|
人民网遵义8月2日电 (孙远桃 李宇)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从中而过,高大的行道树和鲜花分布两旁,整整齐齐的蔬菜大棚里瓜果飘香,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呈现眼前。
花茂村以前叫“荒茅田”,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全村4950人,外出务工人数近半,一度成为“空壳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文一体化,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巢”,参与家乡建设。
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不负其名,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7年1600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曾经的“荒茅村”,现在乡愁更浓了,百姓脸上的笑脸,也越来越甜。
红色旅游让日子更红火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苟坝会议则是这次转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193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在遵义的苟坝村召开了“苟坝会议”,且在花茂村停留住宿,尽管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却为中国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红色文化在这里传扬。
据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彭龙芬介绍,为让旧貌变新颜,2014年以来,花茂村调重心优环境,筹措资金近3亿元,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把村庄作为景区来打造,新建改建黔北民居1000余栋,串户路硬化率达98%,种植绿化树木2500余亩,治理生态景观河道8.8公里,这让花茂的村容村貌有了大变化。
同时,利用“苟坝会议”红色文化资源和花茂村美丽新农村资源优势,深挖全村农业、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帮助农户开办乡村旅馆和农家乐,提高农户收入。
村民王治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4年8月,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王治强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取名“红色之家”。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红色之家”开业以来生意一直火爆,平均每天上百位游客登门。王治强算了一笔账,“红色之家”一年保守收入20-30万不等,小半年就赶上以前一年的收入。
见生意火爆,王治强还招了10多个工人,带动村民一起就业致富。眼见王治强“螃蟹吃得香”,其他村民也跟了上来,纷纷开办了乡村旅馆和农家乐。目前,花茂村有乡村旅馆14余家,特色农家乐18家,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花茂村牢牢抓住了红色文化与乡愁文化的结合与发掘,把乡愁作为文化来传承,以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据彭龙芬介绍,2015年,花茂村被评为“中国最美红村”,荣登“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产业荣誉榜”;201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花茂村共接待游客数量1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亿多元。
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无独有偶,在花茂村,还有一项传承了上百年的手艺——陶艺。在先才陶艺馆内,摆着几排做陶罐的设备,来自仁怀的游客蔡女士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制作陶艺作品。
这家店的老板叫母先才,母先才是家里的第四代陶艺人,家族手艺传承已有百余年。曾经,他也面临“混不下去”的尴尬,“准备关门,外出打工”。但如今,母先才的陶艺馆生意红火,每年卖出的陶艺制品达2000多件,“一到周末,城里来的客人就排起长队,每年保守收入40万元以上。”
陶艺馆对母先才来说不仅是一门赚钱的营生,也是传承非遗的一个平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一直是母先才的愿望。如今,他已经收了两三个徒弟了,为非遗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传承陶艺文化,把陶艺文化打造成花茂村的特色品牌。花茂村兴建了陶艺文化一条街。在这里,特色陶艺吧、乡村创客艺术中心、古法造纸特色+商品馆等琳琅满目,开发出了各种体验互动项目,全面提升乡村的内涵和品质,使乡村更有灵性和活力,让游客与民风共舞,与乡愁为伴。
“产业发展是深入推进大扶贫的重要推手。”彭龙芬说,花茂村还是种植蔬菜的好地方。为把蔬菜等产业做大做强,花茂村引进龙头企业,将农业园区建成农业公园,在带动旅游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400多人。
在花茂村的一个蔬菜大棚基地里,记者看到,丝瓜、茄子、西红柿等各色瓜果蔬菜已经进入盛采期。负责人蓝荣鸿介绍,基地占地300余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式,使得农民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
此外,近年来,花茂村还通过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精品水果和生态传统农业1000亩,发展刺梨种植2500亩,苗林一体化基地1000亩,实施公路沿线、花茂—苟坝沿线和25度以上坡耕地种植刺梨和经济林3000亩,退耕还林种植脆红李1311亩,连片提子(葡萄)种植200亩等一系列扶贫产业,让群众有了产业支撑,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通过发展农文旅一体化,如今村里外出务工农民从2000多人减少到不足300人,昔日‘荒茅田’也变得花繁叶茂。”总结近年来的变化,彭龙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现在花茂村基本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曾经贫困的花茂村,变成了富裕的新农村。
|
花茂全景。
|
人民网遵义8月2日电 (孙远桃 李宇)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从中而过,高大的行道树和鲜花分布两旁,整整齐齐的蔬菜大棚里瓜果飘香,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呈现眼前。
花茂村以前叫“荒茅田”,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全村4950人,外出务工人数近半,一度成为“空壳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文一体化,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巢”,参与家乡建设。
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不负其名,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7年1600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曾经的“荒茅村”,现在乡愁更浓了,百姓脸上的笑脸,也越来越甜。
红色旅游让日子更红火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苟坝会议则是这次转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193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在遵义的苟坝村召开了“苟坝会议”,且在花茂村停留住宿,尽管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却为中国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红色文化在这里传扬。
据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彭龙芬介绍,为让旧貌变新颜,2014年以来,花茂村调重心优环境,筹措资金近3亿元,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把村庄作为景区来打造,新建改建黔北民居1000余栋,串户路硬化率达98%,种植绿化树木2500余亩,治理生态景观河道8.8公里,这让花茂的村容村貌有了大变化。
同时,利用“苟坝会议”红色文化资源和花茂村美丽新农村资源优势,深挖全村农业、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帮助农户开办乡村旅馆和农家乐,提高农户收入。
村民王治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4年8月,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王治强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取名“红色之家”。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红色之家”开业以来生意一直火爆,平均每天上百位游客登门。王治强算了一笔账,“红色之家”一年保守收入20-30万不等,小半年就赶上以前一年的收入。
见生意火爆,王治强还招了10多个工人,带动村民一起就业致富。眼见王治强“螃蟹吃得香”,其他村民也跟了上来,纷纷开办了乡村旅馆和农家乐。目前,花茂村有乡村旅馆14余家,特色农家乐18家,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花茂村牢牢抓住了红色文化与乡愁文化的结合与发掘,把乡愁作为文化来传承,以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据彭龙芬介绍,2015年,花茂村被评为“中国最美红村”,荣登“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产业荣誉榜”;201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花茂村共接待游客数量1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亿多元。
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无独有偶,在花茂村,还有一项传承了上百年的手艺——陶艺。在先才陶艺馆内,摆着几排做陶罐的设备,来自仁怀的游客蔡女士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制作陶艺作品。
这家店的老板叫母先才,母先才是家里的第四代陶艺人,家族手艺传承已有百余年。曾经,他也面临“混不下去”的尴尬,“准备关门,外出打工”。但如今,母先才的陶艺馆生意红火,每年卖出的陶艺制品达2000多件,“一到周末,城里来的客人就排起长队,每年保守收入40万元以上。”
陶艺馆对母先才来说不仅是一门赚钱的营生,也是传承非遗的一个平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一直是母先才的愿望。如今,他已经收了两三个徒弟了,为非遗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传承陶艺文化,把陶艺文化打造成花茂村的特色品牌。花茂村兴建了陶艺文化一条街。在这里,特色陶艺吧、乡村创客艺术中心、古法造纸特色+商品馆等琳琅满目,开发出了各种体验互动项目,全面提升乡村的内涵和品质,使乡村更有灵性和活力,让游客与民风共舞,与乡愁为伴。
“产业发展是深入推进大扶贫的重要推手。”彭龙芬说,花茂村还是种植蔬菜的好地方。为把蔬菜等产业做大做强,花茂村引进龙头企业,将农业园区建成农业公园,在带动旅游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400多人。
在花茂村的一个蔬菜大棚基地里,记者看到,丝瓜、茄子、西红柿等各色瓜果蔬菜已经进入盛采期。负责人蓝荣鸿介绍,基地占地300余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式,使得农民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
此外,近年来,花茂村还通过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精品水果和生态传统农业1000亩,发展刺梨种植2500亩,苗林一体化基地1000亩,实施公路沿线、花茂—苟坝沿线和25度以上坡耕地种植刺梨和经济林3000亩,退耕还林种植脆红李1311亩,连片提子(葡萄)种植200亩等一系列扶贫产业,让群众有了产业支撑,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通过发展农文旅一体化,如今村里外出务工农民从2000多人减少到不足300人,昔日‘荒茅田’也变得花繁叶茂。”总结近年来的变化,彭龙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现在花茂村基本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曾经贫困的花茂村,变成了富裕的新农村。
|
花茂十字路口。
|
人民网遵义8月2日电 (孙远桃 李宇)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从中而过,高大的行道树和鲜花分布两旁,整整齐齐的蔬菜大棚里瓜果飘香,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呈现眼前。
花茂村以前叫“荒茅田”,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全村4950人,外出务工人数近半,一度成为“空壳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文一体化,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巢”,参与家乡建设。
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不负其名,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7年1600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曾经的“荒茅村”,现在乡愁更浓了,百姓脸上的笑脸,也越来越甜。
红色旅游让日子更红火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苟坝会议则是这次转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193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在遵义的苟坝村召开了“苟坝会议”,且在花茂村停留住宿,尽管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却为中国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红色文化在这里传扬。
据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彭龙芬介绍,为让旧貌变新颜,2014年以来,花茂村调重心优环境,筹措资金近3亿元,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把村庄作为景区来打造,新建改建黔北民居1000余栋,串户路硬化率达98%,种植绿化树木2500余亩,治理生态景观河道8.8公里,这让花茂的村容村貌有了大变化。
同时,利用“苟坝会议”红色文化资源和花茂村美丽新农村资源优势,深挖全村农业、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帮助农户开办乡村旅馆和农家乐,提高农户收入。
村民王治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4年8月,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王治强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取名“红色之家”。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红色之家”开业以来生意一直火爆,平均每天上百位游客登门。王治强算了一笔账,“红色之家”一年保守收入20-30万不等,小半年就赶上以前一年的收入。
见生意火爆,王治强还招了10多个工人,带动村民一起就业致富。眼见王治强“螃蟹吃得香”,其他村民也跟了上来,纷纷开办了乡村旅馆和农家乐。目前,花茂村有乡村旅馆14余家,特色农家乐18家,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花茂村牢牢抓住了红色文化与乡愁文化的结合与发掘,把乡愁作为文化来传承,以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据彭龙芬介绍,2015年,花茂村被评为“中国最美红村”,荣登“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产业荣誉榜”;201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花茂村共接待游客数量1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亿多元。
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无独有偶,在花茂村,还有一项传承了上百年的手艺——陶艺。在先才陶艺馆内,摆着几排做陶罐的设备,来自仁怀的游客蔡女士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制作陶艺作品。
这家店的老板叫母先才,母先才是家里的第四代陶艺人,家族手艺传承已有百余年。曾经,他也面临“混不下去”的尴尬,“准备关门,外出打工”。但如今,母先才的陶艺馆生意红火,每年卖出的陶艺制品达2000多件,“一到周末,城里来的客人就排起长队,每年保守收入40万元以上。”
陶艺馆对母先才来说不仅是一门赚钱的营生,也是传承非遗的一个平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一直是母先才的愿望。如今,他已经收了两三个徒弟了,为非遗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传承陶艺文化,把陶艺文化打造成花茂村的特色品牌。花茂村兴建了陶艺文化一条街。在这里,特色陶艺吧、乡村创客艺术中心、古法造纸特色+商品馆等琳琅满目,开发出了各种体验互动项目,全面提升乡村的内涵和品质,使乡村更有灵性和活力,让游客与民风共舞,与乡愁为伴。
“产业发展是深入推进大扶贫的重要推手。”彭龙芬说,花茂村还是种植蔬菜的好地方。为把蔬菜等产业做大做强,花茂村引进龙头企业,将农业园区建成农业公园,在带动旅游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400多人。
在花茂村的一个蔬菜大棚基地里,记者看到,丝瓜、茄子、西红柿等各色瓜果蔬菜已经进入盛采期。负责人蓝荣鸿介绍,基地占地300余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式,使得农民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
此外,近年来,花茂村还通过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精品水果和生态传统农业1000亩,发展刺梨种植2500亩,苗林一体化基地1000亩,实施公路沿线、花茂—苟坝沿线和25度以上坡耕地种植刺梨和经济林3000亩,退耕还林种植脆红李1311亩,连片提子(葡萄)种植200亩等一系列扶贫产业,让群众有了产业支撑,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通过发展农文旅一体化,如今村里外出务工农民从2000多人减少到不足300人,昔日‘荒茅田’也变得花繁叶茂。”总结近年来的变化,彭龙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现在花茂村基本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曾经贫困的花茂村,变成了富裕的新农村。
|
花茂陶艺文化一条街。
|
人民网遵义8月2日电 (孙远桃 李宇)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从中而过,高大的行道树和鲜花分布两旁,整整齐齐的蔬菜大棚里瓜果飘香,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呈现眼前。
花茂村以前叫“荒茅田”,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全村4950人,外出务工人数近半,一度成为“空壳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文一体化,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巢”,参与家乡建设。
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不负其名,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7年1600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曾经的“荒茅村”,现在乡愁更浓了,百姓脸上的笑脸,也越来越甜。
红色旅游让日子更红火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苟坝会议则是这次转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193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在遵义的苟坝村召开了“苟坝会议”,且在花茂村停留住宿,尽管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却为中国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红色文化在这里传扬。
据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彭龙芬介绍,为让旧貌变新颜,2014年以来,花茂村调重心优环境,筹措资金近3亿元,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把村庄作为景区来打造,新建改建黔北民居1000余栋,串户路硬化率达98%,种植绿化树木2500余亩,治理生态景观河道8.8公里,这让花茂的村容村貌有了大变化。
同时,利用“苟坝会议”红色文化资源和花茂村美丽新农村资源优势,深挖全村农业、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帮助农户开办乡村旅馆和农家乐,提高农户收入。
村民王治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4年8月,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王治强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取名“红色之家”。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红色之家”开业以来生意一直火爆,平均每天上百位游客登门。王治强算了一笔账,“红色之家”一年保守收入20-30万不等,小半年就赶上以前一年的收入。
见生意火爆,王治强还招了10多个工人,带动村民一起就业致富。眼见王治强“螃蟹吃得香”,其他村民也跟了上来,纷纷开办了乡村旅馆和农家乐。目前,花茂村有乡村旅馆14余家,特色农家乐18家,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花茂村牢牢抓住了红色文化与乡愁文化的结合与发掘,把乡愁作为文化来传承,以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据彭龙芬介绍,2015年,花茂村被评为“中国最美红村”,荣登“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产业荣誉榜”;201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花茂村共接待游客数量1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亿多元。
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无独有偶,在花茂村,还有一项传承了上百年的手艺——陶艺。在先才陶艺馆内,摆着几排做陶罐的设备,来自仁怀的游客蔡女士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制作陶艺作品。
这家店的老板叫母先才,母先才是家里的第四代陶艺人,家族手艺传承已有百余年。曾经,他也面临“混不下去”的尴尬,“准备关门,外出打工”。但如今,母先才的陶艺馆生意红火,每年卖出的陶艺制品达2000多件,“一到周末,城里来的客人就排起长队,每年保守收入40万元以上。”
陶艺馆对母先才来说不仅是一门赚钱的营生,也是传承非遗的一个平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一直是母先才的愿望。如今,他已经收了两三个徒弟了,为非遗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传承陶艺文化,把陶艺文化打造成花茂村的特色品牌。花茂村兴建了陶艺文化一条街。在这里,特色陶艺吧、乡村创客艺术中心、古法造纸特色+商品馆等琳琅满目,开发出了各种体验互动项目,全面提升乡村的内涵和品质,使乡村更有灵性和活力,让游客与民风共舞,与乡愁为伴。
“产业发展是深入推进大扶贫的重要推手。”彭龙芬说,花茂村还是种植蔬菜的好地方。为把蔬菜等产业做大做强,花茂村引进龙头企业,将农业园区建成农业公园,在带动旅游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400多人。
在花茂村的一个蔬菜大棚基地里,记者看到,丝瓜、茄子、西红柿等各色瓜果蔬菜已经进入盛采期。负责人蓝荣鸿介绍,基地占地300余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式,使得农民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
此外,近年来,花茂村还通过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精品水果和生态传统农业1000亩,发展刺梨种植2500亩,苗林一体化基地1000亩,实施公路沿线、花茂—苟坝沿线和25度以上坡耕地种植刺梨和经济林3000亩,退耕还林种植脆红李1311亩,连片提子(葡萄)种植200亩等一系列扶贫产业,让群众有了产业支撑,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通过发展农文旅一体化,如今村里外出务工农民从2000多人减少到不足300人,昔日‘荒茅田’也变得花繁叶茂。”总结近年来的变化,彭龙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现在花茂村基本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曾经贫困的花茂村,变成了富裕的新农村。
|
花茂陶艺展示棚。
|
人民网遵义8月2日电 (孙远桃 李宇)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从中而过,高大的行道树和鲜花分布两旁,整整齐齐的蔬菜大棚里瓜果飘香,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呈现眼前。
花茂村以前叫“荒茅田”,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全村4950人,外出务工人数近半,一度成为“空壳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文一体化,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巢”,参与家乡建设。
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不负其名,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7年1600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曾经的“荒茅村”,现在乡愁更浓了,百姓脸上的笑脸,也越来越甜。
红色旅游让日子更红火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苟坝会议则是这次转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193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在遵义的苟坝村召开了“苟坝会议”,且在花茂村停留住宿,尽管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却为中国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红色文化在这里传扬。
据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彭龙芬介绍,为让旧貌变新颜,2014年以来,花茂村调重心优环境,筹措资金近3亿元,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把村庄作为景区来打造,新建改建黔北民居1000余栋,串户路硬化率达98%,种植绿化树木2500余亩,治理生态景观河道8.8公里,这让花茂的村容村貌有了大变化。
同时,利用“苟坝会议”红色文化资源和花茂村美丽新农村资源优势,深挖全村农业、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帮助农户开办乡村旅馆和农家乐,提高农户收入。
村民王治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4年8月,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王治强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取名“红色之家”。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红色之家”开业以来生意一直火爆,平均每天上百位游客登门。王治强算了一笔账,“红色之家”一年保守收入20-30万不等,小半年就赶上以前一年的收入。
见生意火爆,王治强还招了10多个工人,带动村民一起就业致富。眼见王治强“螃蟹吃得香”,其他村民也跟了上来,纷纷开办了乡村旅馆和农家乐。目前,花茂村有乡村旅馆14余家,特色农家乐18家,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花茂村牢牢抓住了红色文化与乡愁文化的结合与发掘,把乡愁作为文化来传承,以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据彭龙芬介绍,2015年,花茂村被评为“中国最美红村”,荣登“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产业荣誉榜”;201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花茂村共接待游客数量1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亿多元。
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无独有偶,在花茂村,还有一项传承了上百年的手艺——陶艺。在先才陶艺馆内,摆着几排做陶罐的设备,来自仁怀的游客蔡女士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制作陶艺作品。
这家店的老板叫母先才,母先才是家里的第四代陶艺人,家族手艺传承已有百余年。曾经,他也面临“混不下去”的尴尬,“准备关门,外出打工”。但如今,母先才的陶艺馆生意红火,每年卖出的陶艺制品达2000多件,“一到周末,城里来的客人就排起长队,每年保守收入40万元以上。”
陶艺馆对母先才来说不仅是一门赚钱的营生,也是传承非遗的一个平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一直是母先才的愿望。如今,他已经收了两三个徒弟了,为非遗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传承陶艺文化,把陶艺文化打造成花茂村的特色品牌。花茂村兴建了陶艺文化一条街。在这里,特色陶艺吧、乡村创客艺术中心、古法造纸特色+商品馆等琳琅满目,开发出了各种体验互动项目,全面提升乡村的内涵和品质,使乡村更有灵性和活力,让游客与民风共舞,与乡愁为伴。
“产业发展是深入推进大扶贫的重要推手。”彭龙芬说,花茂村还是种植蔬菜的好地方。为把蔬菜等产业做大做强,花茂村引进龙头企业,将农业园区建成农业公园,在带动旅游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400多人。
在花茂村的一个蔬菜大棚基地里,记者看到,丝瓜、茄子、西红柿等各色瓜果蔬菜已经进入盛采期。负责人蓝荣鸿介绍,基地占地300余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式,使得农民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
此外,近年来,花茂村还通过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精品水果和生态传统农业1000亩,发展刺梨种植2500亩,苗林一体化基地1000亩,实施公路沿线、花茂—苟坝沿线和25度以上坡耕地种植刺梨和经济林3000亩,退耕还林种植脆红李1311亩,连片提子(葡萄)种植200亩等一系列扶贫产业,让群众有了产业支撑,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通过发展农文旅一体化,如今村里外出务工农民从2000多人减少到不足300人,昔日‘荒茅田’也变得花繁叶茂。”总结近年来的变化,彭龙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现在花茂村基本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曾经贫困的花茂村,变成了富裕的新农村。
|
母先才正在制作陶罐。李宇 摄
|
人民网遵义8月2日电 (孙远桃 李宇)走进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花茂村,一幢幢青瓦白墙的特色民居错落有致,一条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从中而过,高大的行道树和鲜花分布两旁,整整齐齐的蔬菜大棚里瓜果飘香,一幅新农村的美丽画卷呈现眼前。
花茂村以前叫“荒茅田”,是一个“出行难、饮水难、村民增收难”的典型贫困村,全村4950人,外出务工人数近半,一度成为“空壳村”。
党的十八大以来,花茂村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建设中,统筹推进精准扶贫,大力发展高效特色农业,引导村民发展乡村旅游,推进农旅文一体化,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回巢”,参与家乡建设。
如今的花茂村,花繁叶茂,不负其名,人均年收入从2012年的6478元增加到2017年16000元,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8%,曾经的“荒茅村”,现在乡愁更浓了,百姓脸上的笑脸,也越来越甜。
红色旅游让日子更红火
如果说遵义会议是红军长征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苟坝会议则是这次转折过程中的一个关键。1935年3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和中革军委在遵义的苟坝村召开了“苟坝会议”,且在花茂村停留住宿,尽管是一个普通的小村庄,却为中国革命史增添了光辉的一页,红色文化在这里传扬。
据花茂村村委会主任彭龙芬介绍,为让旧貌变新颜,2014年以来,花茂村调重心优环境,筹措资金近3亿元,树立经营乡村理念,把村庄作为景区来打造,新建改建黔北民居1000余栋,串户路硬化率达98%,种植绿化树木2500余亩,治理生态景观河道8.8公里,这让花茂的村容村貌有了大变化。
同时,利用“苟坝会议”红色文化资源和花茂村美丽新农村资源优势,深挖全村农业、旅游、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帮助农户开办乡村旅馆和农家乐,提高农户收入。
村民王治强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2014年8月,在村党支部的帮助下,王治强开起了村里第一家农家乐,取名“红色之家”。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红色之家”开业以来生意一直火爆,平均每天上百位游客登门。王治强算了一笔账,“红色之家”一年保守收入20-30万不等,小半年就赶上以前一年的收入。
见生意火爆,王治强还招了10多个工人,带动村民一起就业致富。眼见王治强“螃蟹吃得香”,其他村民也跟了上来,纷纷开办了乡村旅馆和农家乐。目前,花茂村有乡村旅馆14余家,特色农家乐18家,旅游产业发展越来越好。
“花茂村牢牢抓住了红色文化与乡愁文化的结合与发掘,把乡愁作为文化来传承,以红色游、田园游、智慧游为主导,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以旅游发展带动经济增长。”据彭龙芬介绍,2015年,花茂村被评为“中国最美红村”,荣登“2015年中国红色旅游产业荣誉榜”;2016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2017年,花茂村共接待游客数量130余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达1亿多元。
产业引领乡村振兴
无独有偶,在花茂村,还有一项传承了上百年的手艺——陶艺。在先才陶艺馆内,摆着几排做陶罐的设备,来自仁怀的游客蔡女士带着两个孩子正在制作陶艺作品。
这家店的老板叫母先才,母先才是家里的第四代陶艺人,家族手艺传承已有百余年。曾经,他也面临“混不下去”的尴尬,“准备关门,外出打工”。但如今,母先才的陶艺馆生意红火,每年卖出的陶艺制品达2000多件,“一到周末,城里来的客人就排起长队,每年保守收入40万元以上。”
陶艺馆对母先才来说不仅是一门赚钱的营生,也是传承非遗的一个平台。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发扬光大一直是母先才的愿望。如今,他已经收了两三个徒弟了,为非遗传承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为传承陶艺文化,把陶艺文化打造成花茂村的特色品牌。花茂村兴建了陶艺文化一条街。在这里,特色陶艺吧、乡村创客艺术中心、古法造纸特色+商品馆等琳琅满目,开发出了各种体验互动项目,全面提升乡村的内涵和品质,使乡村更有灵性和活力,让游客与民风共舞,与乡愁为伴。
“产业发展是深入推进大扶贫的重要推手。”彭龙芬说,花茂村还是种植蔬菜的好地方。为把蔬菜等产业做大做强,花茂村引进龙头企业,将农业园区建成农业公园,在带动旅游发展的同时,还解决了当地村民就近就业400多人。
在花茂村的一个蔬菜大棚基地里,记者看到,丝瓜、茄子、西红柿等各色瓜果蔬菜已经进入盛采期。负责人蓝荣鸿介绍,基地占地300余亩,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采取土地入股、平时务工、年终分红的方式,使得农民多渠道就业,多元化增收。
此外,近年来,花茂村还通过招商引资,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发展精品水果和生态传统农业1000亩,发展刺梨种植2500亩,苗林一体化基地1000亩,实施公路沿线、花茂—苟坝沿线和25度以上坡耕地种植刺梨和经济林3000亩,退耕还林种植脆红李1311亩,连片提子(葡萄)种植200亩等一系列扶贫产业,让群众有了产业支撑,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通过发展农文旅一体化,如今村里外出务工农民从2000多人减少到不足300人,昔日‘荒茅田’也变得花繁叶茂。”总结近年来的变化,彭龙芬露出了幸福的笑容,通过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现在花茂村基本实现了“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人有致富技能”,曾经贫困的花茂村,变成了富裕的新农村。
(责编:陈晶晶、陈康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