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重庆 » 涪陵 » 正文

全球报道:渝成立三对三篮球专业队 全国选才目标全运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03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渝成立三对三篮球专业队 全国选才目标全运会两本土小球员有望最终留队重庆三对三篮球队已经集训,正在为下届全运会备战

原标题:渝成立三对三篮球专业队 全国选才目标全运会

两本土小球员有望最终留队

重庆三对三篮球队已经集训,正在为下届全运会备战。 上游新闻记者 甘侠义 摄

昨天下午3点,室外温度35℃,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的篮球馆内,准时响起了篮球在地板上跳动的声音,一群最大年龄15岁的男孩们,开始了训练。他们是重庆三对三篮球专业队的男队成员。在这个项目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运动会比赛项目之后,重庆也于今年三月成立了专业队,并广泛挑选人才。

建队

三月已开始集训,预计今年完成建队

对于篮球爱好者而言,三对三是最容易进行的比赛,只需要一个半场就行,因此它是参加人数增长最快的篮球运动。2017年,国际奥委会执委会宣布三对三篮球将从2020年东京奥运会开始,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同年,该项目也成为了全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去年全运会,因为时间紧张,重庆并没有建队参加三对三篮球的比赛。新的周期一开始,重庆便开始着手建队。目前这支三对三男篮,于今年3月开始组队,从全国范围招募小球员进行集训并选材。

目前,队伍已经对20多个小球员进行了集训,经过第一阶段的选拔,如今有不到10人在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进行集训。接下来,这些球员还将面临筛选和淘汰,同时队伍还将继续广泛寻找好苗子。“我们计划选定9到10个队员完成正式建队,争取在今年内组建完成。”重庆市篮球管理中心主任潘孝荣介绍道。

要求

身高不需要多高,但投篮一定要准

“出手投篮一定要坚决,不进都可以!”每天,小球员们在老牌教练王绪林的带领下进行训练,原本已经退休的他,重执教鞭,带队十分严格。

王绪林先后担任四川男篮、重庆女篮主教练,并担任过国青女篮教练员、东莞新世纪主教练,是圈内的老牌教练。对于小球员们,王绪林的指导十分严格,每个细节都不放过。谈到选材标准,王绪林表示,首先必须是2003年或之后出生的球员,“年龄是首要条件,我们的目标是2021年全运会”。其次,王绪林表示与全场五对五的比赛相比,三对三篮球的选材标准有很大不同。

“三对三要求队员必须十分全面,进攻、防守、篮板都需要。”王绪林表示,五对五的比赛里需要角色球员,但三对三的比赛要求每个球员都能参与到进攻中,因此技术全面十分重要。

在王绪林的理念里,投篮是三对三篮球的关键能力:“队员的身高不一定要多高,但身体素质一定要好,因为比赛节奏更快,同时球员的投篮一定要非常好,这样才能随时发起进攻。”

目标

全运会打出好成绩,两本土球员入围

小球员们来自重庆和全国的各大学校,目前在重庆市运动技术学院进行封闭式训练,2021年,最终入选的球员将作为重庆首支三对三男篮球队,出征全运会。

暑假期间,小队员们一天两练,分别是上午9点到11点,下午3点到5点半,周末休息一天。平时,小球员们也会进行文化课的学习,每周二、四下午,和每周一到四的晚上,都是学习时间。“这支球队,对孩子们的文化课抓得比较紧。”潘孝荣介绍道。

对于这支球队,目前首先要完成球员选拔和组建,之后便会参加国内比赛,锻炼队伍。“我们的目标就是为下届全运会做准备,争取打出好成绩。”王绪林表示道。同时,潘孝荣表示,因为重庆目前没有男篮专业队,也希望借此进行重庆篮球的专业队人才储备。

目前,参加试训的球员里有两位重庆的小球员,分别是来自巴川中学的陈俊池和即将就读42中的杨昌黎,两位都是在目前试训中表现突出的球员,很可能最终留队。对于参加全运会试训,两位热爱篮球的小球员都表示很想抓住这次机会,并希望以后能成为职业球员。

困难

人才基数小,需要从头练起

训练场上,王绪林最强调的是基本功,做不到位的小球员都会被严厉批评。对于目前正在试训的小球员,王绪林表示很多球员虽然接受过篮球学习,但基本功很不扎实,“需要从头练起,一些球员刚来的时候,最基本的动作都做不好。”

场边,重庆市体育局副局长、重庆市篮球协会主席李亚光也在看小队员们训练。作为前男篮国手、带领女篮取得奥运会亚军的主教练,李亚光每周都会来看训练。对于小球员们目前展现出的基本功水平,一向对篮球高标准的李亚光给出了比带队教练王绪林更直接的评价——很差。“球员之前接受的训练很不专业,来到这里,一切都要从头开始。”

对于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李亚光表示这是重庆篮球基数小,基础训练不专业造成的。李亚光坦言,目前在中国,小球员从小没有得到专业启蒙和基础训练的情况很普遍,重庆也一样,但与篮球发达城市相比,重庆在篮球氛围和参与人数上,还有不小的差距。“其他地方热爱篮球和打篮球的人数多,自然脱颖而出的球员多。”本报记者 包靖

(责编:陈易、张祎)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