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宁夏高院出台《办法》落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

   2018-08-05 人民网930
核心提示:原标题:宁夏高院出台《办法》落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胡俊)8月3日,宁夏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

原标题:宁夏高院出台《办法》落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

宁夏新闻网讯(记者 胡俊)8月3日,宁夏高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落实院庭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的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

IMG_20180803_101026.jpg

据宁夏高级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路华介绍,为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改革要求,正确处理充分放权与有效监管的关系,进一步落实院庭长程序性事项依法审核、审判工作综合指导、裁判标准督促统一、审判质效全程监管等审判监督管理职责,确保“让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落到实处,保证案件质量、防控廉政风险,维护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根据相关规定,结合全区审判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办法》明确了制定依据、监督管理主体、原则、职责、方法等。规定审判监督管理的主体有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审判(执行)业务部门(含审管办、研究室)庭长及副庭长;要求院庭长行使审判监督管理职责应遵循权责明晰、监督有序、分级负责、公开透明、监督留痕、失职问责的原则。

《办法》规定,各级法院院庭长应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对案件审理执行中的程序性事项等21项工作实施管理职责。对涉及群体性纠纷,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疑难、复杂且在社会上有重大影响的;与本院或者上级法院的类案判决可能发生冲突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反映法官有违法审判行为的“四类案件”行使监督权,并明确了立案部门、承办法官、监察部门等对“四类案件”的甄别职责、启动程序。明确院庭长对“四类案件”的监督管理,可以采取查阅卷宗、旁听庭审、审核审理报告、要求独任法官或者合议庭在规定期限内报告案件进展和评议结果等方式进行。其监督管理结论应当记录在《案件监督管理登记表》中,并在网上审判管理平台中予以标注。

《办法》明确,院庭长行使审判监督管理权时,不得有直接改变独任法官或合议庭对案件的裁判结论,违反规定对未参加审理的案件裁判文书进行签发,违反法律、纪律规定干扰、过问独任法官或合议庭依法独立审理案件等14种违反规定行使审判监督管理权的行为,确保“放权不放任、监督不缺位、到位不越位”。

在对案件审理的监督中,除非确有证据证明法官存在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等严重违法审判行为,不得暂停或终止法官在该案中依法履职的行为。规定对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人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不当行使审判监督权导致裁判错误并造成严重后果的,依照有关规定应当承担监督管理责任。追究其监督管理责任,依照干部管理有关规定和程序进行。

 

(责编:宽容、贾茹)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