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满山苹果红彤彤 乡亲日子甜蜜蜜
工人正在对苹果分级、装箱。袁永江 摄
“这种树枝得了白粉病,必须剪掉,不能丢在地里,要带走处理,否则会传染。”8月7日,威宁自治县迤那镇海升苹果种植基地里,红红的苹果挂满枝头。管理员马开华拿着剪子在地里巡查,看到生病的树枝,立即剪掉。
一年前,马开华还是中兴村贫困户,一家5口人只有3亩地,有2亩地流转给了海升苹果种植基地,日子过得很艰苦。苹果基地建起来后,马开华就到基地务工,由于勤奋好学,马开华很快掌握了苹果种植管护技术。
“我每月工资3000元,加上妻子和二儿子经常在基地做临时工,一家人一年收入超过5万元,去年年底摘掉了贫困帽子。”马开华高兴地说。
海升苹果种植基地负责人侯建文介绍,基地2016年开始建设,一期种了2000亩,二期种了1300亩,采用的是矮砧密植集约高效栽培技术,配套先进的水肥一体化设施,基地一年种树二年便挂果四年即丰产。
侯建文说,迤那镇低纬度、高海拔、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种出来的苹果颜色红、含糖量高、口感好。“基地2016年开始建设,去年便产500吨苹果,今年预计产2000吨。后年达丰产期,预计亩产4吨以上,亩产值超过4万元。”
“基地现在每年固定用工就是40多人,临时工每天100人左右,去年付给工人的工资就是近500万元。随着苹果产量越来越大,用工量也会逐渐增加。”侯建文说。
在海升苹果种植基地的苹果分级包装库房里,第一茬上市的苹果已采摘完毕,上百名工人正忙着分级、装箱。侯建文拿起一个又大又红的苹果说:“这是华硕苹果,之前只在北方种,去年我们引进到迤那种植后,结出的果实色泽和口感都比北方种出来的好,售价6元一斤,比北方贵一半以上。”
在紧张忙碌的人群中,一名叫黄卫的姑娘娴熟地将保护袋套在苹果上。黄卫家住中海村,是一名大一学生,暑假回家,就和爸爸妈妈、妹妹一起到基地务工,一家人每天收入就有200多元。“一个假期至少能挣到2个月的生活费。”黄卫开心地说。
在迤那镇镇长马昭晖看来,海升苹果种植基地入驻迤那给群众带来不单单是就业,更多的是观念上的冲击,以前迤那也有群众种苹果,但由于管护不到位,产值不高,所以群众认为种苹果赚不到钱。群众到基地务工后,看到基地种苹果确实赚钱,在学到了不少先进管护技术后,产生了种苹果的想法,镇政府适时引导,免费为群众订购果苗,短短两年时间就种下了30000余亩苹果树。
如今,迤那镇苹果种植面积突破了4万亩,挂果面积1万余亩,产值3000余万元。有些老果园经过精心管护后,亩产值达到了5000余元。
马朝晖说,借助夏秋攻势的东风,迤那镇将组织群众搞好苹果采摘,为群众联系好市场。采摘结束后,组织群众到基地学习培训管护技术,让他们管护好自家果园。同时,镇里正在洽谈引进酵素生产厂家,进一步解决苹果销售问题。
“三年之后,迤那镇将满山苹果甜,群众将依托苹果产业过上甜蜜的日子。”马朝晖信心十足地说。(谢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