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们村变化可大了。”61岁的雷庆明自豪地向记者介绍,村里修了几条产业路、连片蔬菜大棚,美化了村容村貌。
雷庆明当了20多年村支书,去年刚退下来,但是对村里的建设热情一分不减。
黄平县谷陇镇克麻村,人均占有耕地仅0.46亩,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村民收入以外出务工、种植和传统养殖为主的小山村,在这场脱贫攻坚战中打了个漂亮翻身仗——今年贫困户53户,贫困发生率为7.83%。而2014年建档立卡贫困户196户,贫困发生率为37.68%。
作为极贫乡镇的深度贫困村,克麻村近两年来得到了省、州、县多方力量的扶持。
“有了产业,才是群众脱贫的长久之计。”省水利厅派驻克麻村第一书记陈开军介绍说,紧紧抓住产业这个关键,驻村工作组一直在调研论证,为克麻村选择合适的产业。
克麻村种植结构不合理、贫困户增收渠道单一。村里因地制宜,探索蔬菜等山地农业、经果林和乡村旅游,并提出了“领导班子好、基础设施好、经济效益好、环境治理好、村风民风好”的“五好克麻”总体扶贫思路。
蔬菜试种很成功。3月,大球盖菇上市销售;5月,西葫芦瓜上市销售。而目前,大棚里的反季节蔬菜,青瓜、莴笋、辣椒、茄子等各个蔬菜品种正长得欢,预计9月初可上市销售。
如今,克麻村成立了2家蔬菜公司和5家种植养殖合作社,目前实现了村集体收益16.11万元。
“产业能够得到发展,分析市场、动员群众、产业选择等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很重要。这几年的基础设施得到极大改善也很重要。”黄平克麻扶贫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雷勇志说:“我在外面打工几十年,也想过回家搞点产业,每次看到村里落后的基础设施,便望而却步了。”
2017年以来,驻村工作组就为该村争取或落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7个,合计投资4211万元。
产业能否得到持续发展,还要看群众的内生动力。
“部分群众还乐于争当贫困户,部分村干的主动性和担当有待加强,发展的主体作用、主人翁意识和大局意识有待加强。”陈开军说。
思想上的穷根不挖,难以实现长远的发展。为此,该村把抓基层党建作为脱贫工作的关键,从制度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入手,着力提升村党支部引领发展的能力。将村干、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变成“领头雁”,用他们的本领、威信和担当精神带领更多的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董事长,估计明年村背后大高山上的杜鹃花会引来更多游客,你要不要拿几个大棚来种草莓?”
“已经在着手准备了。现在有了政府给我们打下这么好的基础,我们要抓住机会一定干好。”
走在村里头,时不时遇到村民主动跟雷勇志了解产业发展情况。
从对话中,记者看到了克麻村群众希望通过发展产业脱贫致富的满满信心。(余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