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商洛市多例儿童疑似接种过期疫苗事件发生,经过省商洛疫苗事件工作组以及国家卫健委的核查,最终认定,疫苗均在有效期内接种,网络认定报道的“过期”属接种工作人员信息登记错误所致。
该事件暴露出商洛疫苗出入库管理登记不规范;接种门诊的布局不合理,空间狭小,人员不足,工作量大,预防接种管理信息化程度低;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存在随意登记疫苗的批号、擅自变换操作流程的现象和相关职能部门履行管理监督职责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此前,商洛市已对相关责任人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立案调查。
昨日,华商报记者多方了解到,商洛市正在依法依规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问责和处理。在此期间,商洛警方已对发布疫苗虚假消息的一名丹凤男子立案侦查。
商洛疫苗事件发生后,尽管最终认定疫苗未过期,孩子们接种的疫苗没有任何问题,但因为接种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以及各种各样的“疫苗事件”,有家长心里犯了嘀咕,到底该不该给孩子接种疫苗?
昨日下午,针对家长们心里的疑问和关心的热点问题,陕西省疾控中心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问题1
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如何分类?
省疾控中心:按《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疫苗分为两类。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包括国家免疫规划确定的疫苗,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执行国家免疫规划时增加的疫苗,以及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卫生主管部门组织的应急接种或者群体性预防接种所使用的疫苗;
第二类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
目前第一类疫苗以儿童常规免疫疫苗为主,包括乙肝疫苗、卡介苗、脊灰减毒活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白破疫苗、麻疹疫苗、麻腮风疫苗、甲肝疫苗、A群流脑疫苗、A+C群流脑疫苗和乙脑疫苗等,此外还包括对重点人群接种的出血热疫苗和应急接种的炭疽疫苗、钩体疫苗。
>>问题2
儿童接种疫苗到底有什么用?
省疾控中心: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施免疫规划,通过普及儿童免疫,极大地减少了麻疹、百日咳、白喉、脊髓灰质炎、结核、破伤风等疾病的发病和死亡。2000年我国实现了无本土脊髓灰质炎目标。实施乙肝疫苗接种后,小于5岁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从1992年的9.67%降至2014年的0.32%,因接种疫苗减少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3000多万人。
我省从最开始的“四苗防六病”,即卡介苗、脊灰、百白破和麻疹四苗,预防结核、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和麻疹六种疾病,到2002年将新生儿乙肝,2004年将乙脑、流脑疫苗纳入儿童免疫规划管理,形成“七苗防九病”,再到2008年将甲肝、麻腮风等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形成了目前12苗防12病的免疫规划格局。通过疫苗接种,我省麻疹发病率由使用前的1050/10万降至目前的1/10万以下,连续20年无白喉确诊病例,乙脑、流脑、百日咳、白破等疫苗针对传染病发病率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问题3
不给孩子接种疫苗,会怎么样?
省疾控中心:也许经过各种“疫苗事件”,很多家长开始踌躇该不该给小孩接种疫苗,省疾控中心专家举麻疹疫苗防控传染病的例子给大家作对比,看完后您就会知道疫苗接种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多大的变化: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1950-1965年,我国麻疹年平均发病率为590/10万,其中1959年发生全国范围内的麻疹大流行,发病率高达1433/10万,并且每100例麻疹患者中有3人死亡,自1965年广泛使用疫苗以来,麻疹流行强度大为减弱,尤其是通过实施麻疹疫苗儿童计划免疫后,麻疹发病率持续下降并被控制在很低的水平。我省近几年麻疹发病率都控制在1/10万以下。
从表面上看,预防接种主要是对易感者进行预防接种,其实在提高个体免疫水平的同时,必然会提高整个人群的免疫水平,有助于群体免疫屏障的形成。当疫苗接种率达到一定水平时,即使有传染源侵入,由于大部分易感者接种了疫苗,得到了免疫保护,人与人之间辗转传播的机会大大减少,传染病的传播链被人为阻断,传播的范围受到限制,减少了传染病扩散和蔓延的可能性。
>>问题4
儿童预防接种前后,家长该注意哪些问题?
省疾控中心:接种前家长应该和医生充分交流,告知儿童身体健康状况及食品药品过敏情况。疫苗是生物制品,每种疫苗都有不同的禁忌症,不是每一种疫苗对每一个孩子都适用,所以医生在接种疫苗前要对每个孩子进行筛查和询问,家长也要主动告诉孩子的健康状况及对哪些食物和药物过敏,以减少发生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可能。
接种疫苗后家长要对儿童进行观察,正确理解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接种疫苗后,疫苗在体内有一个免疫反应的过程才能产生保护性抗体,多数孩子不会有什么表现,个别孩子会出现一些免疫反应的表现,如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等局部症状,或有低热、乏力等症状,但不会引起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功能损害。如果儿童在接种疫苗后一到两天内出现低热及局部硬结等情况,可及时和接种点医生联系,接种点医生给予指导处理。极个别孩子可能会出现异常反应,需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治疗。华商报记者 卿荣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