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位于抚顺市清原满族自治县岗山欢乐谷景区的千亩花海花开正艳。67岁的姜贵良驾着一辆造型别致的马车满载游客穿行于花海之中,成为景区里的一道风景。
“过去守着美景受穷,现在依靠旅游开发,我们和城里人一样按月领工资,去年全家收入近5万元。”说起现在的光景,姜贵良一脸喜悦。
像姜贵良一样,南口前镇32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旅游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地处清原县南口前镇的岗山森林覆盖率高达86%,山间流水潺潺、古树参天、鸟兽群集,属原生态自然景观。
如何让好风景变成好光景,南口前镇按照“旅游+集体经济+脱贫攻坚”的发展思路,通过产业发展、土地流转、景区就业,以项目带动集体经济壮大,引领农户和贫困户发展产业致富。2017年,景区周边6个贫困村全部稳定脱贫。
建生态旅游区贫困山村火起来
北口前村,岗山脚下的一个小山村。过去有多穷,村民姜贵良记忆犹新,“地薄,种啥啥不长,一年到头挣不上2000元。”2013年,全村400多户村民靠种田、养殖,年人均收入仅2000元出头。
“不能让村民守着眼前的美景受穷,发展旅游业是条出路。”2015年,南口前镇镇政府投资200万元,开始建设岗山花海景区。姜贵良和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成了第一批建设者。姜贵良牵着自家的大红马在景区犁地,两个多月挣了6000多元。
2017年,为了让景区发展更有后劲儿,南口前镇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引入岗山花海生态旅游公司,公司投资1亿元建设岗山欢乐谷项目。景区内除花海外还增加了采摘、戏水、滑雪、农业观光等项目。去年全年接待游客达30余万人次。
游客多了,姜贵良又有了新的来钱道儿———每天驾着观光马车带游客参观景区,一天最多能挣300多元。“当初,哪能想到发展旅游业给咱生活带来这么大变化。”姜贵良掰着手指头给记者算了笔账:在景区干日工一年收入3万余元;家里的0.4公顷地流转给了景区,年收入4800元;驾观光马车又能有1.2万元的收入。加一起,一年下来总收入差不多有5万元。
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在景区打工赚钱,没有劳动能力的咋办?景区开发之初,北口前村将200万元的省级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财政奖补资金入股岗山景区,通过产业分红,村集体年均收入12万元,其中5万元作为全村5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的产业分红,平均每户增收1000元,剩下7万元村集体用来发展公益事业。
北口前村党支部书记姜泽菊介绍,目前全村50户贫困户都有产业收入,已经全部稳定脱贫。北口前村也在2017年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人均收入达到12649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旅游收入。
吃“生态饭”村民腰包鼓起来
从欢乐谷景区出来,前行不到2公里便是南口前新市镇商业街,街上人流穿梭,一家挨一家的店铺门庭若市。
56岁的南口前村村民杨国全在商业街经营着一家羊汤馆。他告诉记者,以前,咱农民的日子不好过,种点玉米,打点零工,能维持温饱就不错了。
2016年随着岗山欢乐谷景区游客量的增加,杨国全在镇里的帮助下贷款开了羊汤馆。不到两年他就还清了贷款,羊汤馆现在每年可以给老杨带来近10万元的收入。
“文化旅游扶贫的核心理念,就是让农民不失地不失业、不离土不离乡也能保增收。”南口前镇党委书记祁丹说,让村民融入旅游产业,才能彻底改变以往“景区一派繁荣,周边依旧贫穷”的旅游开发方式。
“基本农田仍归村集体所有,开发而不占用,村民可以继续耕种,种出来的瓜菜等特色农产品既可以卖给景区,也能拿到市场上卖。”祁丹说。
除了鼓励村民在景区周边发展餐饮、民宿等产业,南口前镇还积极引导当地发展特色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等产业,放大旅游业的“溢出效应”,带动贫困人口创业、就业。
岗山欢乐谷旅游项目的开发运营,极大地带动了全镇餐饮、商贸、农副产品加工等二、三产业的发展,依托本地资源生产的林蛙产品、山野菜、蘑菇等成了特色旅游产品,年产值达到8500多万元,全镇每年旅游收入达到6000万元。
设“远目标”持续发展强起来
脱贫成果咋巩固?南口前镇镇长崔京阁坦言,必须关注长期利益,创新发展模式,让旅游企业与村民共享发展成果,让好日子持续下去。
按照规划,岗山花海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分三期进行景区建设。一期建设主要是在种植各类欣赏花卉的基础上,加大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景区的综合服务功能。二期建设包括采摘休闲、康体度假、农业观光和滑雪项目。三期建设以度假、养生保健项目为主,突出宁静安逸的度假氛围。
“按照边建设,边营业的思路进行景区开发,现在看,效果比预想的还要好。”岗山花海生态农业旅游发展公司负责人张克介绍,目前,一期项目已基本完成,除千亩花海外,增加了1万平方米的戏水项目和山地滑雪项目。去年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收入达到200余万元,今年预计可突破300万元。到2019年底,项目全部建设后,景区综合收入预计达到2000万元。景区现已是国家3A级景区,目前正申报国家4A级景区。
为配合景区开发,南口前镇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用于周边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如今,景区所在的北口前村从村容村貌到村民的精神面貌、住房、收入等,都发生了巨变。
景区制定了专项优惠政策,在土地流转方面,以当地6倍的价格给予村民土地流转费。在就业方面,景区管理岗位当地村民比例占50%以上;景区建设、养护、摊点、卫生保洁、保安、护林防火等岗位优先安排当地贫困户,让当地村民不离乡、不离土,就有致富好门路。
通过旅游就业增加贫困户收入,成为当地最有效、可持续的脱贫之路。目前,岗山欢乐谷旅游项目已吸收2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景区日用工量接近5000人次。张克介绍,到2019年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安排160人就业,带动北口前村农民年人均增收2000元。
“旅游扶贫既留住了绿水青山,又引来了游客,这条路是走对了。”张克说,接下来,我们还得把目光放得更长远一些,继续创新盈利模式,让好日子持续下去,让当地的百姓和旅游企业,都能越来越好,才能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的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