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小病历见证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
从手工填写到记录齐全的健康档案
小病历见证医疗卫生事业大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一本小小的病历正是社会变迁及医疗卫生事业进步的见证。
8月19日,重庆日报记者走进重庆市人民医院病案室,查找不同时期的病历,以及其背后的故事。
手写病历 有温度的诊疗记录
“病史:于五年前每次过劳后即出现心悸、气促,休息片刻即可好转……既往史:经常易感冒、咳嗽,吐白色口痰……”在患者刘昌俊的入院病历上,重庆市外科医院(现市人民医院)医生一手娟秀的钢笔字详细地记录着以上内容。
病历上的入院日期写着1978年9月16日。正是那年,我国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
这份病历纸张有些泛黄,很整齐地装订在一起,封面即住院病历首页,上面写有患者名字、年龄、住址、入院时间、出院时间、门诊诊断、住院初诊等共有15页,由医生手写完成。
在市人民医院心外科副主任医师吴洪坤的记忆里,2002年之前都是手写病历,“每天至少花一个小时写病历,这是每个医生都要过的第一关。”他说,门诊病历也是手写,每份门诊病历包含“主述、诊断、体检、处理”四个部分,由患者自行保管。
1983年,孙江川从医学院毕业后就在重医附二院妇产科工作至今。“那时,要是一晚上收10位病人,写病历真的要写上一个通宵。”孙江川回忆。
电子病历 节省人力的规范文档
历史的车轮不断向前。2009年,我国启动新一轮医改,医疗信息化成为重中之重,而电子病历正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早在2008年底,重庆的卫生信息化建设就是重头戏。”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说,我市部分医院如重医附一院、儿童医院等也开始积极尝试推行电子病历。
今年70岁的林伟东对病历的改变印象深刻。2009年底,在重医附二院住院的他在复印病历时发现病历是打印的,装订很整齐,医生诊断及医嘱等一目了然,不用再去辨认医生的手迹。
这只是患者最直观的感受。随着医院门诊及住院人次不断攀升,仅以重医附二院为例,2009年,其门诊量达953467人次,住院34397人次,与1999年相比,门诊增加了近一倍,住院人次增加了3倍左右。
电子病历将医生从繁杂的手写病历中解放出来,孙江川也尝到甜头:她只需在电脑上调出住院病历模板进行填写,时间至少节约了一半。如此,她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临床工作中去。
那时,门诊电子病历并未强制推行,各医院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共享病历 可跟踪的健康档案
如今的住院病历又是什么样?
在市人民医院心外科病房,重庆日报记者见到患者张正友的住院病历,竟多达六七十页,分为住院病历首页、病程记录、麻醉记录、手术记录、检查报告单、护理记录等多项内容。
“虽然格式变化不大,但对病情的记录更为详细。”吴洪坤说,其中还增加了医患沟通等内容,比如高值医用耗材及植入物使用知情同意书,同意书上会把耗材、耗材生产厂家及价格罗列出来,由患者选择并签字。
住院病历展示着我市医疗技术水平的飞速发展,“这是‘互联网+’趋势下孕育而生的产物,反映出我国改革开放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深远影响。”重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副院长蒲川说。
“小病历里还将有大变化。”市卫计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市正在打造卫生信息平台。平台搭建好后,将把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接入平台,实现电子病历共享,从而生成一生的居民健康档案。这就意味着市民到医院看病后,得了什么病、做了哪些检查、开了哪些药,都会记录在电子病历里。如此,既避免重复检查,医生又能尽快了解既往病史。相关部门也能对医院用药进行实时数据监控,严查大处方、大检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本报首席记者 李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