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际 » 欧美 » 正文

全球独家报道:美国威胁无效 中国增购伊朗石油 用妙计规避制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21  来源:易评天下
核心提示:原标题:美国威胁无效 中国增购伊朗石油 用妙计规避制裁悬挂马耳他国旗的伊朗油轮英国路透社8月20日报道称,中国为了规避美国制

原标题:美国威胁无效 中国增购伊朗石油 用妙计规避制裁

悬挂马耳他国旗的伊朗油轮

英国路透社8月20日报道称,中国为了规避美国制裁措施,将使用伊朗油轮来采购该国原油。在法国道达尔等欧洲企业迫于美国报复威胁而远离伊朗之际,中国此举无疑是雪中送炭。

美国正试图切断伊朗的石油出口,以迫使后者参与新的核协议谈判,并遏制其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

在8月17日的文章 独家|美高官声称:若中国继续进口伊朗石油,将面临美国制裁 中,易评君提到美国最新成立对伊朗行动小组,该小组将围绕美国对伊朗提出的12项要求进行拉拢盟友,说服伙伴,威胁拒不配合的其他国家。美国目的只有一个,即通过外交孤立和严厉经济制裁,逼迫伊朗进行妥协,通过谈判方式满足美国预期。

新的美国伊朗事务特别代表布赖恩·胡克表示,新成立的行动小组将专注于实施美国新战略,美国还将继续寻求最广泛的国际支持。美国将说服盟友和伙伴统一立场,特别是说服英国、法国、德国配合美国的行动。美国已经和24个国家进行相关讨论。

胡克声称,美国已经向伊朗提出了12项要求,如果伊朗做出对其行为进行根本改变的承诺,那么美伊就可以进行对话以找到解决方案。但是,只有在美国看到伊朗认真改变其行为之后,制裁救济,重建与美国的全面外交和商业关系以及经济合作才能开始。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美国准备再次制裁那些在第一批对伊制裁全面生效后(8月7日之后)继续与伊朗开展合作的国家。胡克不点名指向中国。

他声称美国的目标是到11月4日将每个国家从伊朗石油进口量减少到零。第二阶段制裁将于11月5日生效,这些制裁目标包括伊朗能源部门,外国金融机构与伊朗银行的交易,伊朗的航运和造船部门等。美国当然希望所有国家都能完全遵守,如果他们继续进行这些交易,就要冒着被美国制裁的风险。

中国已正式表示,反对单方面制裁措施,并维持中国与伊朗的商贸往来。在中美贸易争端中,中国已减少从美国的原油进口。

最新进展是,中国的石油买家已经开始将其进口的伊朗原油船货全部转移至伊朗国家油轮公司(NITC)拥有的船只上。该做法是为了避免美国对伊朗制裁波及中国企业。

这样的转变显示,尽管伊朗面临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后重新实施的新制裁,但中国仍有意继续从伊朗购买原油。中国为伊朗原油最大消费国。伊朗人士证实,“这样的转变最近才开始,而且几乎是由双方同时提出。”

伊朗“南帕尔斯11”天然气项目

伊朗在2012至2016年期间利用同样的系统规避西方的制裁,当时的制裁抑制了伊朗原油出口,因与伊朗有业务往来的他国企业最终无法取得船运保险。美国最新制裁,也涵盖了伊朗的航运部门。

美国第二阶段制裁两个月后即将生效,日本、韩国、印度与多数欧洲国家已经大砍相关交易。法国石油公司道达尔(Total) (TOTF.PA)表示不得不停止进口,并放弃伊朗项目,以保护其在美国的业务。道达尔之前为伊朗石油最大的欧洲买主之一。

伊朗石油部长尚甘尼8月20日证实,道达尔已经正式退出伊朗的南帕尔斯(South Pars)天然气项目。伊朗暗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可能会接手道达尔的权益。

2017年中国海军曾与伊朗进行演习

美国务院官员称,特朗普知道中国计划继续与伊朗的商业合作,美国的办法是全力实施制裁。而中国在长期与伊朗保持合作的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规避制裁经验。由伊朗船只承担对华石油运输就是应对办法之一。

伊朗方面表示,为了保障原油供应,中国已经启动与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长期供应协议中的一项条款,允许伊朗油轮来进行运输工作。根据该长期供应协议,油价计算已经从此前的离岸价格改为目的港船上交货价格,也就是说伊朗将承担原油交货期间的所有成本和风险,并负责保险事宜。

国际船运数据显示,7月期间的17艘从伊朗向中国运送石油的租赁油轮都隶属于伊朗油轮。这些油轮装载了大约2380万桶原油和凝析油运往中国,约合76.7万桶/日。在2017年,中国进口的伊朗原油平均为62.3万桶/日。也就是说,中国在他国纷纷撤离伊朗市场后,不仅保持对伊朗原油需求还部分扩大了份额。

以平均需要补充的是,美国对伊朗制裁通常对在美有业务往来的大型企业影响较大,此外制裁还将波及与伊朗存在金融往来的银行系统。长期以来,各国应对美国制裁都积累了一定经验。例如,通过中小企业来维持与伊朗贸易往来,或者通过中东国家诸如卡塔尔、土耳其等第三方国家公司(皮包公司)来进行转口贸易。此外,对于大宗商品,还可以以物易物或者以投资入股作价换取相应的原油,避开美国对全球金融流动的监控。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