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公证领域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目前已经将适用“最多跑一次”的公证事项范围从12项扩大到 59 项, 而且建立了全市公证失信人员黑名单制度,推动将骗取公证书的失信行为作为个人诚信记录纳入社会信用系统建设之中。
日前,市司法局推出多项举措将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向深入。一是创新探索公证减证便民的方法路径,扩大“最多跑一次”服务范围。将适用“最多跑一次”的公证事项范围从 12 项扩大到 59 项,以切实手段提升公证服务社会满意度。二是实行公证事项证明材料清单制。对法律关系简单、事实清楚、无争议的 149 项公证事项制定证明材料清单,面向社会进行公示,并依法依规全面清理不合法、不合理的证明, 减轻群众证明负担,降低全社会守信成本。三是推动公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借助公证信息化平台,建立全市公证失信人员黑名单制度,推动将骗取公证书的失信行为作为个人诚信记录纳入社会信用系统建设中,为推行公证事项当事人承诺制奠定基础。四是深入推进公证服务智能化。积极探索“智慧公证”的有效载体和配套手段,以“12348 天津法网”为主导,结合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以及公证业务、管理信息化平台建设,逐步推广公证服务网上咨询、网上预约、网上受理、网上审核,综合运用科技智能手段为群众办理公证创造更大便利,最大程度落实“马上办、网上办、就近办、一次办”服务要求。
市司法局针对全市仅有150名公证员,年办证量近26万件,人均年办证 1729 件,证多人少,工作压力较大的现实,克服困难,主动作为,增加公证机构服务工作时间满足群众办证需求。截至目前,渤海、河西两家公证处实行周末无休制,周六、日均全天正常办理业务,全市其他公证处实行周末单休制,周六正常办理业务。另外市司法局积极推进合作制公证机构试点工作,发挥合作制公证机构灵活的体制机制和先进的运营管理理念在提升服务品质、促进良性竞争,最大限度激发公证人员的工作活力和服务热情下功夫,为民商事主体提供更加优质、便捷、高效的公证法律服务提供保障。(记者 张家民 通讯员 刘佩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