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报道: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设备平均国产化率超过85%

   2018-08-30 人民网1240
核心提示:原标题:设备平均国产化率超过85%8月29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作为辽宁省“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确定的30个
原标题:设备平均国产化率超过85%

8月29日,记者从省发展改革委了解到,作为辽宁省“重实干、强执行、抓落实”专项行动确定的30个重大项目工程之一的辽宁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5、6号机组)已进入建设高峰期。目前,5号机组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稳压器、主泵等“核岛八大件”已全部到货,6号机组也将于年底前进入核岛主设备安装阶段,同时常规岛工程也已全面展开。

红沿河核电站位于大连瓦房店市,是东北地区第一座核电站,也是东北地区投资最大的能源项目,两期工程共建设6台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总投资超过800亿元。其中,一期工程是国家首次一次同意4台百万千瓦级机组标准化、规模化建设的核电项目,已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陆续投产;二期工程于2015年3月获得国家核准并正式开工建设。

目前,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已进入土建施工和设备安装的高峰期,5号机组正在进行核岛主管道的焊接和安装,6号机组已经完成反应堆厂房的穹顶吊装工作,目前工人正在穹顶上方绑扎钢筋,下一步将浇注混凝土。截至7月底,5号机组核岛土建工程总体完成约97%,6号机组核岛土建工程总体完成约88%。

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积极推进设备国产化,平均国产化率超过85%,较一期工程提高了5个百分点,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汽轮发电机等关键设备均由国内厂家制造。同时,二期工程数字化控制系统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和睦”系统,这意味着红沿河核电中枢神经系统全面实现了国产化、自主化。

此外,红沿河核电二期工程的建设也极大推动了我省核电装备制造产业的发展,累计从省内采购设备10亿元以上。今年5月,由中国一重集团大连棉花岛基地制造的5号机组蒸汽发生器运抵红沿河核电站,目前已初步就位。此外,特变电工沈变集团、沈鼓集团、大连深蓝泵业、大连大高阀门等企业也是红沿河二期工程的设备供应商。

据介绍,红沿河二期工程5、6号机组计划于2021年投产发电。届时,红沿河六台机组年发电量将达到450亿千瓦时,相当于目前全省用电量的21%。与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燃煤1527万吨,减排二氧化碳4031万吨、二氧化硫25.7万吨、氮氧化物19.8万吨。

(责编:孝媛、汤龙)
 
举报收藏 0评论 0
更多>相关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说点什么吧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公益慈善栏目 赞助本站可以扫描支付  |  免费推广计划  |  全球资源网顾问团  |  帮助中心  |  企业文化  |  关于我们  |  全球信息中心  |  隐私政策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帮助中心
本站对所有发布的信息不承担任何责任,用户应决定是否采用并承担风险。全息元宇宙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