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粤非互利合作迭代升级
非洲广东总商会在肯尼亚揭牌。资料图片
“我买单,扫我的码。”在广州市淘金路一家咖啡馆里,非洲商人巴比·阿里正用流利的普通话与店员沟通,熟练地使用手机付款。
阿里来自西非面积第二大的国家马里共和国,已在中国生活了8年,成为了一名“中国通”。如今他在广州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从事跨境电商贸易。
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今年8月刚刚揭牌成立的非洲广东总商会紧锣密鼓地筹备设立投资基金,为中企、粤企在非洲的可持续发展护航。总商会的“80后”副会长霍江涛10余年间走过十几个非洲国家,目前已转型为中非合作的平台运营者与“桥梁搭建者”。
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将于9月3日至4日举行。这将是中国今年举办的规模最大、外国领导人出席最多的主场外交。中国和非洲历来是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是合作共赢的利益共同体。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快速推进,作为中国与非洲经贸联系最密切、合作基础最扎实的省份之一,广东与非洲的经贸、人文交流合作不断迭代升级,像阿里、霍江涛一样在两地之间牵线搭桥的“民间使者”群体日益壮大,共同筑牢粤非互利合作的友谊之桥。(记者 黄叙浩 胡良光 王凯 实习生 喻美晨)
异国“淘金” 抢抓机遇开拓新蓝海
不少非洲生意人初到广东,都会选择在广州淘金、小北一带扎根。小北地铁站附近的宝汉直街更是广州最大的非洲人聚集地之一。非洲商人们在这里熙熙攘攘,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也是粤非贸易热潮的一个缩影。
生意刚刚起步的时候,阿里常到小北附近寻找机会。因为中文说得不错,他就在这里帮一些非洲客商订酒店、叫的士。“他们往往会与我交换联系方式、成为朋友,有人还会问我能否帮他们采购。”就这样,勤奋、踏实的阿里慢慢建立起他在广州的人脉圈。
为了帮客户采购到合适商品,几年下来阿里的足迹几乎遍布整个珠三角地区——他会到广州大沙头选购小商品,到佛山买家具,偶尔还会到深圳批发电子产品。
得益于中国电商行业的迅速发展,阿里亲自外出采购的节奏才稍微慢下来。如今他更喜欢通过线上渠道选货进货,既方便又省事。
阿里向记者展示了几款经常使用的手机商务应用。“这些手机应用可帮了我大忙,现在我不用离开家里或办公室,躺在沙发上就能做生意。”阿里说。
在非洲商人涌入广东的同时,不少粤企精准把握“一带一路”发展机遇,主动拥抱非洲大陆,“走出去”开拓新蓝海。
“国有企业走在合作前列,支持非洲国家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发展经济。民营企业紧随其后,将触角延伸到非洲的各个角落,与国有企业形成互补。”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副秘书长、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非洲研究院副院长刘继森分析。
在“一带一路”快速推进的背景下,粤非合作加速迭代升级,合作领域从贸易、基建、能源、制造等扩大到农业、环保、旅游、教育、文化、科技、金融等行业,广度和深度协同并进。非洲的工业化进程亦成为广东省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良好契机。
东丹投资总裁霍东明就是从广东走出去的企业家代表之一。“近年来中非友谊不断深化,非洲人民对中国人越来越友好。”霍东明说,这吸引了不少广东企业和商人选择投资非洲,投资领域更加多元。
从2010年开始,霍东明陆续在坦桑尼亚、马拉维、刚果金等国投资了预制混凝土管桩厂、网络覆盖工程等项目,同时也致力于推广技能教育慈善工作。
霍东明回忆,在非洲的投资并非一帆风顺。他分析道,非洲处于快速工业化的时期,市场广阔,但投资见效相对慢,企业需要做好准备。以混凝土电杆为例,有的非洲国家并不熟悉,一直用的是木质电杆,因此大范围推广需要一定时间。对于有的采用欧美标准的非洲国家,中国产品进入当地也有一定难度。
在他看来,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要做对当地政府和民众有益的项目,体现社会责任,比如完善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医疗服务等,这样可以更快提升企业在当地的认可度和美誉度,为未来深入合作打好基础。
心手相连 文化先行促民心相通
粤非经贸合作屡结硕果,为两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血液,也成为文化深度融合的高效催化剂;民心相通也将为互利合作行稳致远提供不竭的原动力。
来广州之前,阿里在武汉待了一年半,一位热心的阿姨一直把他当家人一样对待。“她带我去参加中式婚礼和葬礼,让我接触到了中国文化。”这段经历也让阿里觉得,马里文化与中国文化差异没有想象的那么大。随后,阿里来到广州,在暨南大学主修商科,因此更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的经商之道。
“现在我会想着如何与广州的供应商做朋友,我知道说什么能让他们高兴。”阿里说,像“一分钱一分货”这样的俗语、方言已成为他的口头禅。
塞内加尔女歌手塔布也同样在广州发现了中国文化的迷人之处。塔布的母亲在广州做生意,4年前,为了给母亲帮忙,塔布来到了广州,并开始学习中文。这4年间,她交了不少中国朋友,还取了一个中文名“菲菲”。
菲菲告诉记者,她有一个“音乐梦”,希望可以和广州本土音乐人共同录制专辑。在菲菲以往的音乐作品中,不乏将非洲音乐元素与中国、广东文化进行混搭的尝试。有时她也会将在广州的生活经历写进歌里。
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即将举办之际,她结合自己在广州的经历,与南方英文网、南方日报海外版共同谱写并演唱了一曲反映中非友谊的歌曲。
“在广州,我看到了很多故乡的人来这里经商、学习。同样,在非洲我也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我觉得中国和非洲在发展中都需要彼此。未来,我还希望可以参与一部讲述广州非洲人的电影。”这是这位塞内加尔姑娘的另一个梦想。
“我们主张对非投资,文化先行。”谈及粤非合作,文化融合是霍江涛反复提及的关键领域。
光看外表,旁人可能很难想象这位“80后”女性在非洲“走南闯北”已有10余年。今年4月,霍江涛发起的CAEC中非经贸文化周在广州成功举行,以多种浸入式体验促进了粤非人民之间的文化理解与认同。
“非洲大陆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存在巨大的国情、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不少企业和个人对非洲并不了解,到当地投资会碰到不熟悉当地法律和劳资纠纷等问题;中国地大物博,也需要非洲朋友们加深认识。”霍江涛提到,广东企业到非洲发展的另外一个障碍是人才匮乏,需要特别注重跨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基于此,非洲广东总商会在今年5月创建了非洲商学院项目,已逐步推出精品课程,为广东企业在非洲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建议 粤企宜抱团出海 发挥产业链优势
根据广东省商务厅公布的数据,2017年广东企业在非洲新设立境外企业29家;截至去年底,广东已累计在非洲设立境外企业达244家。而非洲国家目前已在广州设立了10个总领事馆,这在同类城市中是最多的。
“非洲土地广袤,自然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但工业化水平较低;广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制造产能优势突出,技术水平与非洲国家呈梯度配置,粤非合作互补性很强。”刘继森指出,近几年双方合作呈现出一系列新特点,包括粤企对非投资布局明显提速、投资覆盖的产业面更广等。
刘继森认为,在中非合作十大计划中,广东省可以发挥制造业能力强、资本技术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在非洲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两大领域重点突破,提升粤非合作的质量。
有意到非洲投资的粤企如何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刘继森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亲身感受非洲,如果不去非洲实地考察,只是道听途说,可能永远走不出去。二是要先做好详尽的可行性研究,与非洲研究机构、商务咨询机构合作,花小钱规避大风险。三是可以抱团出海,发挥产业链优势,一起走进非洲。”
霍江涛则表示,粤非之间路途遥远,气候、文化习俗差异较大,粤资企业赴非投资应注重“本土化”原则。
她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聘请当地行业精英帮助开拓异国市场。
同时,加大对当地员工的培训力度,把非洲丰富的劳动力转化为人才资源,并重视跨文化管理方面的培训,如定期安排优秀员工到广东接受培训,增加其对粤方管理方式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