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吉林省安监局 全力做好汛期安全生产工作
省安监局将汛期安全生产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提前谋划,加强防范,进一步完善汛期安全监管工作机制,加大工作落实情况的督导,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向好。
一是建立应急值守机制。成立由局领导任组长,监管处(室)同志为成员的4个应急工作组。实行局领导汛期带班、应急中心24小时在岗值班制度。为应对台风“摩羯”和“苏力”,及时召开会议,落实强降雨期间,煤矿、非煤矿山、尾矿库企业必须停产撤人措施。实行日报告、日调度制度,白班17时前、夜班22时前,对各市(州)落实防范措施和值班值守情况督查调度。
二是建立风险预警信息发布机制。根据气象部门预报信息,及时发布安全生产风险预警信息25期,并通过手机短信发送到各级安监部门负责人、重点监管企业(非煤矿山843个、危化581个、煤矿38个、尾矿库62个,金属冶炼76个)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共发送短信47150条。
三是建立联动沟通机制。与发改、工信、公安等13家安委会成员单位签定应急联动和沟通联络协议,建立横向应急联动和信息共享机制。依托吉林石化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基地、松原油气管道输送应急救援基地、白山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延边海沟非煤矿山应急救援基地及各地安全生产应急队伍,将全省划分为4个协作区,发挥纵向应急联动作用。
四是建立重点行业领域安全防范机制。煤矿方面,以防治水为重点,成立3个汛期专项督查组,对重点地区进行检查。非煤矿山方面,逐矿(库)落实防汛责任人,派出4个督查组,以尾矿库特别是41座“头顶库”为重点,突出吉林、通化、白山、延边“头顶库”较为集中的4个重点地区,对企业进行专项检查。危化品方面,组织12名专家对重点危化企业进行隐患排查,督促企业严格执行高温、雷雨天气停产规定,严防泄漏、爆炸等事故发生。工贸行业方面,组成3个执法检查组,对存在重大隐患和非法违法行为企业进行严管严罚。其它行业领域方面,指导推动旅游、交通、住建、水利、教育等行业(领域)开展汛期安全专项治理和暗查暗访。
五是建立三级巡查机制。省级组成7个巡查督查组,组织开展巡查督查。巡查督查组分为3个阶段,4月下旬至6月为正常巡查,7月为“回头看”,针对8月汛期实际,又延长至8月底,采取暗查暗访方式重点检查汛期安全防范措施落实情况,基本实现了市、县全覆盖。各市(州)、县(市、区)也组织开展了“拉网式”巡查。8月24日至26日,为防御台风“苏力”,省安委会7个巡查督查组紧急赶赴各地进行督查指导。
六是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吉林电视台3个频道黄金时段每天25次,吉林广播电台新闻频道每天8次,《吉林日报》每周2次,吉林安监之声微信公众号每天1期,定期播放发布汛期安全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