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江苏 » 正文

全球报道:南京便利店更新换代升级 单一盈利模式受质疑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8-31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南京便利店更新换代升级 单一盈利模式受质疑经过几个月前高歌猛进的扩张,南京的便利店市场有喜有忧,正在回归理性。本

原标题:南京便利店更新换代升级 单一盈利模式受质疑

经过几个月前高歌猛进的扩张,南京的便利店市场有喜有忧,正在回归理性。本土便利店忙着更新换代,外来品牌扩张疑似放缓,便利店盈利模式再次引起关注。

四代店告别油盐酱醋

28日,苏果好的第四代便利店首家试点店开业。这家店开在南京一个园区,它可不卖米面油盐酱醋。卖啥?各种进口商品、网红商品和鲜食。这家店比传统便利店宽敞,饿了可以买份盒饭、水果,微波炉加热,再在店里的自助咖啡机上买杯咖啡,在店里就餐区享受美食。店里还有WiFi、按摩椅,店门口是24小时自助售卖柜,手机扫码就能买东西。

“我们家小区门口的苏果便利,还是传统的卖米面、卖油盐酱醋、卖1元3元小商品的门店,一下子看到这么洋气的便利店,感觉以后每天都要‘剁手’。”在园区上班的周小姐说。

苏果便利店迄今为止已进行三次迭代。1999年在南京三牌楼大街开出第一家便利店,做全品类经营。2004年,苏果第二代好的便利店开始引入茶叶蛋、关东煮、热蒸包等热食,加入公交充值、缴费、雨伞租借等20多项便民服务。2014年,第三代便利店开始引入便当、寿司、三明治、甜品、咖啡等鲜食,进一步扩充服务项目,如自助充值、缴费、自助彩票、快递等,和社区居民进行链接。“第一代其实更像是小超市,什么都卖也没有服务,第二代开始有热鲜食和服务,第三代加入冷鲜食,扩充服务。如今的第四代商品升级、环境升级,是新零售的全新尝试。”苏果总经理陈兵说。

单一鲜食盈利模式堪忧

最近有消息称罗森南京扩张疑似放缓。去年8月,罗森入驻南京,声称计划用3-5年,在南京落地不少于300家门店。如今一年过去了,截至8月20日,南京共有51家罗森便利店,其中16家为直营,35家为加盟。从目前的开店速度看,不及预期。

30日,在罗森的南大仙林校区店记者看到,就餐时间队伍排成长龙,门口有两台微波炉,许多同学在排队加热三明治、饭团、便当和串烧。主打鲜食,这是外来品牌便利店的“法宝”。然而,外资便利店优势比较明显的鲜食能力,当进入南京这种典型的新一线城市时,仍旧受到本地化供应链和本地消费文化的挑战。

记者进行了一个小型的消费者调查。结果显示,相对于三明治、寿司等冷鲜食,豆浆、包子、盒饭等热鲜食更加符合中国消费者饮食习惯。有消费者称,会在“洋超市”买鲜食,但其他商品有的价格似乎要贵些,如3粒装的费列罗贵了一两元。

苏果相关人士说,“交手”一段时间后,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产品并未受到太大影响,特别是茶叶蛋、玉米之类的仍旧销售很好。其中茶叶蛋算是明星产品,有的门店一天可以卖出150枚。显然,日系便利店的鲜食优势,在进入新一线市场时,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整个市场的消费习惯仍旧在培养中。

“鲜食有损耗,如果只靠鲜食这一种盈利模式,想要赚钱恐怕很难。”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张雁宁说,便利店行业是典型的短半径供应链行业。当一家品牌进入新市场时,除了研发,供应链端的产能、配送能否跟上,仍旧是制约扩张速度的本质问题。

早在来南京之前,罗森中国董事兼副总裁张晟也曾表示:竞争对手不是苏果,而是马路边卖包子、油条的小摊小贩。

拼扩张更要拼内功

事实上,便利店的地盘之争仍在进行中。业内人士分析,便利店争扩张,主要是大家都认为南京的便利店还远远没饱和。之前有专家测算,南京可容纳2000-2500家便利店,而目前同类便利店的市场保有率只有30%左右。拿苏果来说,目前,苏果便利店一共在南京地区有500多家门店,今年前7月共开出70多家便利店。

有商家抱怨,由于竞争关系,便利店门面房的租金也开始上涨,给企业盈利带来困难。“南京的便利店市场是有很大潜力,但是也并不意味着,现在的市场就可以一下子承受这么多便利店。”陈兵说。

正如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便利店委员会主任王洪涛所说,亏损扩张是企业的一种战略考虑,便利店业态是小型门店,单店很难成气候,必须要达到一定规模以后才会带来整个供应链上管理成本的降低。

商务部最新发布的《中国便利店景气指数报告》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便利店行业总体景气指数为70.25,高于荣枯线20.25,便利店市场仍处于健康发展区间。然而,报告也指出,当前便利店行业面临三大发展痛点,如缺乏便利店特色,便利性优势难以体现;缺乏现代化管理,物流配送环节较弱,等等。相关调查显示,独创商品占50%以上才能达到30%的毛利,才能体现出一个便利店的独特个性。

拼扩张,更要拼实力。作为最接近消费者的一种零售业态,“智慧零售”“跨界零售”等新概念的不断提出促使中国便利店行业迅速作出反应,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方面不断调整。(宋晓华 张 鑫)

(责编:唐璐璐、张鑫)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