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国内 » 全国各地资讯 » 广东 » 正文

全球报道:岭南艺术新力量刻画时代印记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02  来源:人民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岭南艺术新力量刻画时代印记市民正在观赏水墨画《春运》。 南方日报记者 张迪 摄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大潮起珠江——
原标题:岭南艺术新力量刻画时代印记

市民正在观赏水墨画《春运》。 南方日报记者 张迪 摄

正在广东美术馆展出的“大潮起珠江——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广东站)”中,一批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的新生代美术家备受关注:作品既刻画充满改革开放集体回忆的历史场面,也有普通一线劳动者挥洒汗水的鲜活写照,可谓新人辈出,其创造潜能与探索精神令人振奋。

这些作品可视为40年美育取得丰硕成果的一次检阅。改革开放如何激活一代人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扎根时代生活如何让他们获得艺术创作生命力?笔者就此采访多位参展青年艺术家,从他们的创作经历探知改革开放给新生代艺术创作带来的深远影响。

深入生活创作捕捉时代记忆

连日来,广州暴雨连绵,却不曾浇灭观众参观美术展的兴致。由广州画院专职画家陈川创作的水墨画《中国第一展——广交会》,令不少观众流连。这幅新式水墨画勾勒出广交会的琶洲会馆侧影,馆前的南狮吐出“大展鸿图”的字样;远处是隐隐约约的广州塔,木棉、棕榈树等细节都体现着鲜明的羊城特色。

为了完成这幅作品,画家花了将近一年时间进行研究。“其实,前辈画家李金明已经创作过一批广交会主题油画,而且深入人心,要超越前人并不容易。”改革开放的“同龄人”陈川坦言。但他坚信,一代人应该有一代人的艺术表达:“广交会是与广州紧密关联的艺术题材,我还是决定将它画下来。”

陈川开始大量阅读广交会的书籍和影响资料。他常常拿起放大镜,细细观察那些已经泛黄、模糊的老照片,不放过任何有意思的细节。对画家触动最深的是,2003年非典期间,参加广交会的来宾虽然戴着口罩,眼神却透露出交流的强烈渴望。这让陈川从广交会里找到了人文精神的闪光点,最终创作出这幅参展作品。

为了还原新世纪之初,广州地铁工人施工的场景,广东“80后”艺术家余荣也花了一年时间,在广州地铁博物馆做足了功课。他还多次到地铁站蹲点观察、画小草稿和设计人物形象,以增强画面的真实性与表现力。昏暗的灯光、满身泥土的施工工人、颇具雏形的地铁轨道……《地下筑梦者》的每一个场面,将鲜为人知的地铁建设现场,还原在观众眼前。

另一幅名为《船·承》的油画作品,同样引起观众共鸣。画面中出现一对父子:父亲站在高处,手捧一架精致的船模,气宇轩昂地望向窗外;地上的儿子踮起脚尖,试图去够父亲手里的模型。“改革开放的成果需要我们继承,父辈的东西需要传承。”“80后”画家谢郴安借这对父子形象,表达题目谐音“传承”之意。

这幅作品旨在展现“海上丝绸之路”的创作主题。谢郴安几易其稿后放弃了创作历史画的初衷。他认为,这一宏大主题应该与时代生活有更深的贴合。于是,他将自己代入到“一带一路”建设的语境中,开始收集各式各样的船模。“有一次儿子在我面前摆弄这个船模,一下子激发了我的灵感。”

创新技法传承岭南美术精神

本次展览展出多幅中青年画家的合作作品,同样反映岭南美术精神的传承。生于1987年的“青苗画家”王鹏程,与广州画院院长方土合作的水墨画《春运》,就是其中一例。画中一大群扛着行李的乘客将绿皮火车围个水泄不通,远处“广州站”的标志隐隐可见,浩浩荡荡的“春运”现场栩栩如生。

王鹏程在广州求学期间,每年过年都要乘火车回到山东老家。他将自己观察“春运”的独特视角融入到作品中:相较于以往的大型历史题材,《春运》在构图上大胆尝试了将近景拉大、把空间推远,融入了方形、直线等几何图形元素来分割画面,这在国画中非常少见。

王鹏程将“春运”视为展现改革开放40年变化的“窗口”:“我们想做出一种舞台剧的效果,用浪漫的戏剧手法把人画在火车前面,虽然不合常理,但在这个画面里却是合适的。”

与改革开放共同“成长”,谢郴安、陈川、王鹏程都认为,他们对中西艺术更全面、多元的认识,以及传统国画与西方绘画交融的大胆实践,都得益于改革开放。“随着互联网信息交流的愈加频繁,未来国画和世界艺术碰撞的可能性将会更大。”王鹏程说道。

在广东省美协主席、广州美院院长、广东画院院长李劲堃看来,新生代艺术家呈现的蓬勃活力,与他们改革开放初期的前辈,其实是一脉相承的。上世纪80、90年代,广东涌现出“后岭南”“卡通一代”等艺术流派,就曾在全国产生很大影响。

“‘卡通一代’率先关注物质文化、动漫文化和消费文化对年轻一代生存状态的影响;‘后岭南’既继承了岭南画派勇于创新、勇于变革的精神,又对岭南画派已有的成绩敢于扬弃。”李劲堃认为,虽然每一代年轻人的艺术表达方式都有所不同,但以艺术表达对生活的深层次思考,这一“初心”不曾改变。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美术取得的巨大成就,告诉大家这样一条定律:艺术要紧跟时代,艺术要不断创新。”李劲堃期待,未来更多“80后”“90后”美术工作者能承接广东美术“艺术生活化”的创作道路,对创作更多“岭南风格、中国风骨、世界风尚”的精品力作展开新的探求。

●南方日报记者 杨逸 李培

见习记者 黄堃媛 实习生 邵韶 通讯员 刘丹妮

(责编:王星、陈育柱)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