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本报记者 李寰 吴忧
一曲《藏羌锅庄》,瞬间拉近彼此距离。9月9日,40余名四川青年刚刚抵达位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市郊区的“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立即将精心准备的礼物——这支优美的藏羌歌舞送给俄罗斯的朋友们。
十年前,一群来自汶川特大地震灾区的孩子,曾在“海洋”全俄儿童中心接受疗养。十年后,已经长大的他们,满怀感恩与希望,重返这片“爱的海洋”。
友谊始终延续
“你好!”迎上前来的俄罗斯志愿者说着流利的汉语。24岁的肖宇站在那里,一眼望去,满眼全是自己14岁时的影子。肖宇忆起大家第一次见面时的模样。
2008年,肖宇14岁。在汶川特大地震中,他的母亲不幸遇难,家里的房屋化为废墟,原本性格内向的他更加少言寡语。获邀到俄罗斯疗养之初,肖宇不会俄语,而俄罗斯的志愿者也不会汉语,大家交流时都需要“手舞足蹈”。
儿童中心老师科乌洛娃回忆,老师们制定了专门的疗养计划,努力让遭遇地震的孩子们快乐起来。还把中国孩子们的作息时间表安排得满满的,创造各种条件让他们结识俄罗斯朋友。
肖宇还记得一位名叫马萨的志愿者,他是一名记者,常常带着孩子们做游戏、学俄语。“我至今记得马萨说过的一句话,我们要坚强,快乐地活着。”肖宇说,从那时候开始,马萨便成为他的偶像。疗养临近结束时,肖宇学会了简单的俄语,马萨也学会了简单的汉语,双方结下深厚友谊。
分别那一刻,紧握的手久久不愿松开。泪光中,他们与俄罗斯朋友相约:十年后,回到“海洋”相聚。
如今,肖宇是什邡一家报社的记者。重回故地,他立即在人群中寻找马萨的身影。“我太激动了,无法用语言表达我现在的心情。”电话那头,肖宇语无伦次地告诉记者,“十年的变化很大,儿童中心多了不少建筑,当年不会说中文的志愿者,现在可以用简单的汉语跟我们交流。这是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也是一份深厚的情谊。”肖宇还说,他吃了一个冰淇淋,找到了十年前的味道!
在科乌洛娃看来,十年间,孩子们不但个子越来越高、模样越来越成熟,当年种下的友谊种子,也已生根、发芽,正茁壮成长。
爱心接力传递
“这一次的俄罗斯之行,是一次圆梦之旅。”24岁的贺丹向俄罗斯朋友诉说着此行的感受,“一切都是如此熟悉。”
餐厅里,是一幅幅中国儿童疗养期间的照片。这些照片,将贺丹的思绪带回到十年前。当时,她刚刚14岁,来自江油农村。
“我们体验当地的民俗,拉练,做手工……”贺丹的记忆里,都是温暖的时刻,“那次俄罗斯之行,我最大的收获是有了梦想,以及塑造了我的价值观。”贺丹说,对于一个从未出过远门的女孩来说,她第一次见到如此广阔的世界,感受到了那么多陌生人的关爱。
“从那时候开始,我就立志,将来要用我微薄的力量回馈社会。”后来,贺丹从江油一中考入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之后又考上北京大学研究生,现在供职于一家数据公司。
十年前,“海洋之爱”指引着贺丹和她的同伴们发现自我,找寻梦想和生命的意义。十年后,当他们重返“爱的海洋”,这份爱仍在传递。
“爱是可以感染别人的,可以给人带来力量。”贺丹说,参加公益活动,到儿童福利院、敬老院参加劳动,已是平常闲暇时她和同伴们做得最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