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8月江苏CPI涨幅2.7% 创51个月以来新高
江苏8月CPI同比上涨2.7% 制图 李荣荣
8月份,江苏CPI同比上涨2.7%,涨幅创51个月以来新高;南京CPI创20个月以来新高,而且还破“3”了!9月10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上月的CPI数据,江苏、南京的CPI都纷纷创新高。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上月受台风和连续降雨等天气影响,蔬菜、猪肉等价格持续走高,成为CPI上涨的重要推手。根据南京市物价上涨与困难家庭临时生活补贴联动机制,南京将给困难家庭发放价格补贴,发放标准为低保标准的1/12。
江苏
8月CPI创51个月以来新高
8月份,江苏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7%,成为继2014年6月以来的新高。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份,全省食品烟酒价格同比上涨2.1%,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升0.60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上涨3.7%,蛋类价格上涨10.7%,鲜瓜果价格上涨7.4%。此外,猪肉、水产品价格同比都有所下跌,猪肉价格下跌3.2%,水产品价格下跌1.8%。
为何这个月的CPI涨幅格外高呢?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相关人士分析,具体来看,主要是受汽油调价、天气等多重因素叠加影响,8月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较高,汽油、自有住房、鲜菜、鲜果、西药、装潢维修费等因素作用居前。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汽油,最近一年经历了14次上调和7次下调,国V95号汽油、国V92号汽油每升价格分别由上年8月的6.56元、6.16元涨至7.85元、7.39元,分别上涨19.7%和20%,影响CPI上升0.47个百分点。
从环比来看,8月份,全省食品烟酒价格环比上涨2.2%。其中,鲜菜价格上涨10.0%,猪肉价格上涨6.2%,水产品价格上涨3.5%,蛋类价格上涨12.4%,鲜瓜果价格上涨0.4%。8月份,其他七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环比“五涨二平”。其中,衣着价格上涨0.2%,居住价格上涨0.6%,生活用品及服务价格上涨0.3%,教育文化和娱乐价格上涨0.3%,医疗保健价格上涨0.4%;交通和通信、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均持平。
南京
肉蛋菜齐涨价
集体推高CPI涨幅
与去年同月相比,今年8月南京价格总水平上涨3.1%,涨幅较上月扩大0.5个百分点。在3.1%的涨幅中,新涨价影响为2.9个百分点,成为价格上涨主要因素。
8月正值酷暑,同时受台风带来的连续强降雨影响,食品价格环比上涨3.6%。尤其是鲜菜价格明显上涨8.6%,在调查的31种鲜菜中,仅4种价格略降,其余品种上涨均超过10%:豆角、黄瓜、茄子、丝瓜分别上涨29.1%、27.0%、16.9%、14.4%,韭菜、菜秧、芹菜分别上涨 19.1%、15.2%、10.7%。
肉蛋价格也持续走高。受持续高温天气影响,母鸡产蛋量下降,供应减少,使鸡蛋价格大幅度上涨,涨幅达18.2%。8月是猪肉消费淡季,但近期生猪收购价格回升,加上部分地区受水灾影响供给减少,猪肉价格上涨4.5%,畜肉类副食品价格上涨4.4%,食用动物油价格上涨6.2%。水产品价格连续上涨,涨幅为5.1%,主要虾蟹类上涨10.7%。禽肉价格上涨2.7%,鲜瓜果价格上涨3.2%。
调查显示,今年8月底,儿童服装、运动秋装新款上市价格上涨,儿童服装环比上涨2.8%,女式运动装环比上涨2.0%。
提醒
将对困难群体
发放价格补贴
CPI破“3”,价格补贴联动机制就要启动了。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从2014年5月起,江苏省物价局、民政厅、财政厅、人社厅和江苏调查总队联合对江苏省原有的物价补贴机制进行了部分调整,明确由各省辖市自行启动,一旦当月CPI达到3%即发放补贴。
9月10日,现代快报记者从价格部门获悉,根据南京的价格调控联席会议机制,南京市物价局已与民政部门及时对接,保障按时向困难群体发放价格补贴。据悉,价格补贴的发放标准是低保标准的1/12。从今年7月1日起,南京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原先的810元/月提高到860元/月,按照1/12来算的话,意味着本月南京困难群体将拿到71.67元。根据相关规定,价格补贴要在相关价格指数发布后20个工作日内将价格临时补贴发放到困难群众手中。(张瑜)
分析
不必担忧下半年通胀压力
国家统计局9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和环比涨幅均有所扩大,其中鲜菜和猪肉价格环比涨幅较大。专家分析认为,8月份菜价、肉价波动,主要是季节性因素所致,后期食品价格、服务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仍将保持温和水平,通胀压力没有明显增加。
农业农村部市场与信息化司司长唐珂说,正常年景下,9、10月份全国大部分地区比较适宜蔬菜生长,市场供给恢复,菜价止涨回落,预计今年菜价季节性波动的趋势不会明显改变。
9月至10月生猪供给将明显增多,价格可能出现回落。伴随冬至前市场需求明显扩张,11月至12月生猪价格可能有所回升,但大幅上涨的可能性较小。此外,非洲猪瘟疫情对生猪生产和价格影响有限。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在国内需求较为平稳、狭义货币M1增速走低以及PPI可能回落的背景下,未来CPI缺乏显著反弹的动力,不必过于担忧下半年通胀压力。(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