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来,北极海冰加快减退,是地球表面发生的最显著变化之一。今年全球多地的高温天气,会导致海冰加速消融吗?又会带来哪些影响?
目前,中国科学考察队员正乘坐“雪龙”号在北极地区进行第9次北极科考。一起来看看,随行的央视记者带来的最新观察。
北极融池数量有增加的趋势
央视记者 李娟:
在北纬84度24分,西经156度12分附近,我们跟随考察队的短期冰站作业队伍到达了作业冰面,也就是一块在北冰洋上漂着的大浮冰。行走在冰面上,常常能见到这样的小水池,非常美。但是绝不能靠太近,因为这些是由于表层积雪融化形成的冰表融池。
融池的出现,意味着冰雪的融化。据往年观测,北纬84度以北地区,随着纬度升高,融池覆盖面积相对减少。而此次的作业区域,融池占冰表的比例达到10%至15%。
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首席科学家助理 雷瑞波:
据本次观测,北纬84度这个地方的融池还是很多的,跟大家以往对北极中心区域的认识不太一样。从卫星遥感可以看出来,最近几年融池在整个北极来说有增加的趋势,对海冰的消退有促进作用。
雷瑞波表示,科学界普遍认为,全球气候变暖是导致近年来北极海域海冰覆盖面积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从北冰洋的整体情况来看,截至7月31日,北冰洋海冰覆盖范围达到了自1979年以来的第四低值,只比2007年、2011年和2012年同期高。
北极海冰变薄 有利于冰藻旺发
北极的气候变化也直接影响了冰藻的数量。冰藻,是生长在北极地区的一种微型藻类,只有大量聚集时才能被肉眼看见。
海冰变薄给冰藻生长提供了更充足的阳光。通过实验室观察,冰藻在考察所经区域呈现旺发态势。
央视记者 李娟:
这是一个刚刚采样的冰芯,在这次科考中两次在冰芯的底部发现了冰藻的身影。冰藻其实是生活在海冰内部和底部的一种生物,表层是看不见的。我手里有一个可以水下拍摄的相机,现在我把它伸到水下去。
△水下相机拍摄画面
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 蓝木盛:
夏季一年冰变少,多年冰变薄。冰面一直到冰底,光合作用波段的光照度透过的几率肯定是增强了。
海冰融化后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低
此外,在对融池水、冰下水的取样中,发现海冰融化后对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低于研究预测。而二氧化碳的聚集是地球温室效应的主要成因。
中国第9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员 欧阳张弦:
吸收能力要比想象中弱很多。不能够指望北极这片海区吸收更多的二氧化碳从而来减缓温室效应。
北极熊发现频次创近十年科考新高
海冰减少,会对北极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影响大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比如北极熊可能就会由于海冰退缩失去赖以生存和捕食的场所。
在今年的北极科考过程中,从近北纬80度开始到航线最北端,共计三次发现北极熊身影。其中两次都是一只母熊带着两只熊宝宝活动。从数量上看,共计7次。这个数字刷新了近十年来我国北极科考中发现北极熊的纪录。
△2018年8月4日 第9次北极科考第1次发现北极熊
△2018年8月15日 第9次北极科考第2次发现北极熊
△2018年8月24日 第9次北极科考第3次发现北极熊
记者从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了解到,在此前的8次北极科考中,每次都能看到北极熊的身影,但像这次看到数量这么多,还是第一次。根据国际上的估算,目前北极存在大约2万多头北极熊。近年来受海冰减少的影响,北极熊的捕食和生存环境受到一定影响。
中国第七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 自然资源部极地考察办公室 夏立民:
(北极熊)主要捕猎食物是海豹,冰块减少,不能在水中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