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秘洪门水库
南城县洪门水库一角。
在洪门水库摩崖造像旁搭建的水上平台。
考古队员互相帮助。把整套装备穿好要15分钟左右。
考古队员做下水前的准备工作。
9月12日,水下考古队员下水瞬间。
考古队员拍摄的水下遗存照片。
2017年1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首次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古迹,进行了为期10天的水下考古勘探作业,探查其水下的文物、古迹等。
考古队员出水。
考古队员两个人一组,在十几米深的水下进行了近一个小时的调查,上到平台后已是非常疲惫。
水下考古队的负责人正在布置当天的勘探工作任务。
考古队员在平台上的休息室交流水中勘探的情况。
返回时考古队员用手机拍摄途中美景。
9月6日,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的专业考古队与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始对南城县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古迹进行为期30天的水下考古勘探作业。这也是考古队第二次对洪门水库进行考古勘探作业。
为什么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如此青睐洪门水库?洪门水库水下到底埋藏着怎样的秘密?
洪门水库面积40余平方公里,总库容量12亿立方米,水域开阔。水库内丹霞地貌面积有近万亩,大小岛屿千余个。岛上树木葱郁,水鸟飞翔,风景秀美,素有赣东“千岛湖”之称。
2016年11月,洪门水库为改造溢洪道闸门,将水位下降到了20余年来最低,不想无意中揭开了洪门水库的神秘面纱——被水淹没了近60年的部分佛像、圣旨牌坊等古迹,重回人们的视野,并引起国家文物局的关注。
2017年1月,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专业考古队一行,首次对洪门水库摩崖造像周围水域古迹,进行了为期10天的水下考古勘探作业,勘探水库下的文物、古迹等。
据史料记载,1958年修建洪门水库时,位于库区的硝石镇及63个自然村被水淹没。硝石镇有2000年历史,曾是南城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也是我省通往福建的交通要道,是南城当时最为富庶的地方。 沉寂于洪门水库底下60年的硝石古镇,究竟还有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这,有待水下考古勘探作业不断深入探究。期待它往昔的繁华与厚重,早日完整地重现于世人面前。(周 霖 通讯员 元明辉 李 勇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