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其根源是金钱利益在作怪,自己理想信念丧失,思想防线放松。沉痛教训背后,深深感到学习和加强思想教育的重要性,筑牢反腐倡廉的堡垒,防止违法犯罪的发生,教训终生难忘!”这是扶余市法院原院长胡彦华在忏悔录当中发自内心的忏悔。
近年来,松原市委、市纪委高度重视廉政警示教育工作,用身边人、身边事以案施教、以案示警、以案肃纪,不断增强党员干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行为自觉和思想自觉。
警示教育专题片 一堂触及灵魂的“党课”
从市林业局原局长姚明章的《红颜之“祸”》到市规划局原副局长孟凡忠的《规划局长的另类“人生规划”》;从前郭县法院原院长唐凤佳的《“任性妄为”的法院院长》到扶余市法院原院长胡彦华的《作茧自缚的“胡整”院长》;从长岭县政府原副县长梁伟义的《政商骈体“两面人”》到长岭县政协原主席张志岭的《“绿岭”之殇》。自2016年以来,全市纪检监察机关结合查处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已经先后拍摄了10余部警示教育专题片,组织全市6000余人次党员干部进行了观看。
“每观看一次警示教育专题片,都让自己在拒腐防变的‘螺丝’上再拧上一扣,这次又让我对履行主体责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刚刚观看完《“绿岭”之殇》的一位市直部门主要负责同志深有感触。
现在,组织观看警示教育专题片已经成为各部门召开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上党课的“标配”内容和组织部门举办各类干部培训班的固定“科目”。
“不能让被查处的党员干部就这样白白的‘倒下’,要充分挖掘典型案件的警示教育资源,发挥查办案件的治本功能。”市纪委宣传部负责同志阐明了拍摄警示教育专题片的目的。
案件查到哪里 警示教育的“课堂”就搬到哪里
“把翻看资料、听汇报当成监管手段,把监管当成形式。工作中好人思想严重,导致在监督执纪上失之于宽、失之于软,不但没有保住面子,最终还烂了里子。”在松原市宁江区召开社会救助事业中心严重违纪案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上,一位被处分的违纪人员深刻地进行了自我剖析。
松原市纪委把警示教育的压力传递到各地各部门,提高警示教育针对性,哪个单位和系统出问题,就在哪里开展警示教育,并在2017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纪政纪处分决定执行工作的意见》,要求将警示教育纳入处分决定执行环节。去年以来,已指定并监督宁江区委、前郭县法院、扶余市法院、市公积金等10余家单位召开警示教育专题组织生活会。会上相关受处分人员现场剖析,并明确今后的整改方向和措施,真正达到了受处分人员长记性、其他人受震动的目的,警示效果明显。
目前,这种做法已经固化成一项制度,变成一种工作常态,只要发生严重违纪案件,案件涉及单位都要开展这种专题警示教育组织生活会,将案例资源有效转化为教育资源,通过警示教育进一步提醒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绷紧纪律弦,推动党委把主体责任扛起来。
警示教育让审查调查工作有了“新任务”
“现在,我们专案组从案件审查调查工作一开始就注重发现和总结案件特点,从中挖掘和积累警示教育素材,为下一步撰写案件剖析报告和拍摄警示教育片打好基础。”市纪委某专案组负责同志介绍说。
“我们要求各专案组在案件查办过程中要写好两个报告。”松原市纪委书记曹广成表示,“既要写好严谨细致的案件调查报告,还要写活写透案例剖析报告,要在突出办案工作专业性的同时,更要突出政治机关的政治属性。”
“之前我们把案子移交之后就轻松了,现在可不一样了,我们还要写好‘后半篇’文章,要把案例剖析报告写深写透,既分析案件特点,还要挖掘案件成因和警示意义。”专案组的一位同志形容自己现在是“文武双全”。每一次深刻剖析都是对案件背后故事的梳理、总结和升华,让案件本身不再冰冷、生硬、刻板,变得有血、有肉、有情感,让广大党员干部更易于接受警示教育,更愿意从内心进行自我反思。
此外,松原市不断强化创新,警示教育的手段也更加灵活多样。“对少数人的通报,就是对多数人的关爱”。该市通过加大典型问题通报曝光力度,时刻警示广大党员干部提高廉洁自律意识,守住底线,不碰“红线”。去年以来,全市共通报曝光典型违纪问题60多起,通报典型案件300多起400余人次。
警示教育要有发散性思维,视角要广。市纪委结合查办案件,针对查办案件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单位在制度、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适时下发纪律检查、监察建议书,提醒并督促发案单位及时整改,堵塞漏洞。针对人社局公益性岗位管理不严等问题,提出监察建议。人社局进行整改的同时,严格自查自纠,向市纪委移送59件问题线索,促进了工作管理规范化。
不断加强廉政警示教育平台建设。在充分发挥廉政警示教育基地、廉政警示教育专题展览等实体平台教育功能的同时,注重运用网站、微信、微博、手机客户端等新媒体,在重要时间节点发布廉政提醒信息、典型案件通报内容,让警示教育融入到党员干部的日常生活中,形成无盲区覆盖。
不断整合完善警示教育资源。将典型案件当事人的忏悔书编辑成册,作为党员干部警示教育的教材;编排文艺节目,让警示教育变成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把警示教育向农村、街道、社区、学校等基层延伸,普及到各个阶层。(何琳娣 闫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