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春期烦心事知多少 心理健康不可忽略
心理专家向同学们现场讲授减压方法(记者 段柳健/摄)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健康不可忽略。学业繁重、成绩忽上忽下、和同学闹矛盾、家长多说几句就嫌烦……青少年的烦恼,一点不比大人们少,如何适当减压,将负能量一扫而空?为了给同学们带来实用的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同学们正确认识心理问题,学会减压,9月18日,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副主任护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范喜英走进南宁市第九中学,为学生们讲授心理健康知识。
心理暗示不可小觑 青春期也有烦恼
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是南宁市三级精神心理专科医院,范喜英是该院资深的副主任护师,也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在心理讲座开始前,范喜英和同学们先做了一个小游戏。
“把双手伸直平放在胸前,并使双手保持在同一高度,现在我将在你们的左手腕上系一个氢气球,你的右手腕上系一个铅球,请同学们跟着我的话在脑海中静静地想象,左手的氢气球在慢慢膨胀着,上升着,变得很轻,越来越轻……右手的铅球在慢慢往下沉,变得越来越沉,很沉很沉……”当同学们睁开双眼,出现了令人意外的一幕:两只手的高度竟然是不一样的,右手明显低于左手,这“铅球”可重多了!
范喜英告诉大家,这就是心理暗示的结果。可见,心理暗示作用多么的重要。
对于中学阶段的学生们来说,学习成绩忽上忽下、学业繁重、总担心考试考砸了……这些内心的焦虑加重了大家的心理负担。每个阶段的人群都有各自的烦恼,而对于青春期的孩子们,有着和其他年龄段不同的表现,心理疏导更为关键。
心理上的“断奶期” 更易产生心理问题
青春期的孩子,心理变化特征主要表现为自主意识增强,自尊心变强,渴望交流和友谊,易冲动并富于幻想,性意识萌动并表现为从初期的与异性疏远,到逐渐愿意与异性接近,或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等正常的心理变化。
这个阶段属于心理上的“断奶期”,表现为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相互交错的复杂现象,对周围事物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但情绪波动大,缺乏自制力,有时不能明辨是非。因为缺乏社会经验,极易受外界环境影响,容易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遇到各种心理问题。如果处理不好有可能出现厌烦、自责、自卑、失落、悲哀等不良情绪,严重时出现抑郁、厌学、迷恋网络、离家出走、暴力倾向、自卑、敏感多疑、交往障碍、入睡困难等,甚至导致精神疾病。
树立正确人生观 乐观赶走坏情绪
面对各种各样的青春期烦恼,还在成长阶段的孩子们,应该如何调节和化解呢?
范喜英给出了几点建议:1.增强自我认同感,注重自我意识、良好情绪、抗挫折能力的培养;2.调整学习方法,“比如在情绪不佳的时候,要学会宣泄、转移、自我暗示,用意志去控制情绪;3.也可以通过运动、倾诉等方式,去缓解压力。
范喜英告诉孩子们,一定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形成合理、正当的需要,这一点很关键。心理活动是一个很微妙的过程,每个人的抗压能力不同,多数人在自我成长中会将负面情绪消化掉,也有人会觉得很吃力,这其实不是什么丢脸的事,自己无法调节时,可及时寻求家人、师生的关心支持,甚至社会的帮助,如果有需要,还可以拨打南宁市第五人民医院开设的南宁市唯一一条南宁心理援助热线0771-3290001寻求帮助。
当天的讲座,同学们收获颇丰,学习到不少心理知识。高二年级的小黎告诉记者,她平时在学习中也有一些小烦恼,当学习紧张,考试成绩不理想时,自己就会很不开心。“这种时候会自己一个人坐在教室内5到10分钟,什么都不想,就是放空自己。”听了讲座后,小黎意识到保持稳定、乐观、积极的情绪非常重要,以后再遇到这样的情况会试着用今天学的方法去调节情绪。
范喜英表示,今天的心理讲座非常受欢迎,今后医院还会继续开展这样的健康讲座活动,深入到不同的学校进行广泛的心理知识科普讲座,拨开孩子们青春期的心理“雾霾”,教给他们更多专业的心理健康知识。 (记者周志英 实习生蒋钰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