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22年,全市网络信息安全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和省8级网络信息安全创新载体达到50个;网络信息安全企业研发投入占比达到4%;建成国内网络信息安全人才高地,累计引进培养达到3万人;引进10家以上国内领军企业,培育3至5家国内领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产业规模超过500亿元……为加快推进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发展,9月22日,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成都市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规划(2018—2022)》于日前印发,提出到2022年,我市将打造成为西部领先、国内一流的网络信息安全产业高地,为建设“中国网络信息安全之城”提供产业支撑。
产业基础:
西部首个信息安全产业园区
形成较完善的技术研发体系
成都是科技部授牌的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基地,建成了西部首个信息安全产业园区,拥有超过40个重点(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国家和省级信息安全创新载体,聚集了中国网安、中国电科集团10所、29所等众多网络安全科研院所,以及亚信网络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企业和研究机构,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技术研发体系。
成都拥有上百家网络信息安全企业,其中,全国网络信息安全前50强企业数量达到24家,增长率前10强企业5家。2017年,全市网络信息安全产业规模达到187.88亿元,同比增长33.35%,在全国各城市中位居前列。
在部分领域,成都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其中,启明星辰、亚信安全、卫士通、四川无声等企业在终端安全产品方面具有一定优势;卫士通、启明星辰等在网络安全产品方面具有较强实力;中国网安、亚信安全、久远银海等企业在网络监测预警方面具有较大国内影响力;上海云盾、知道创宇等企业在移动互联网安全方面具有坚实基础;成都反应链、成都布洛克在区块链领域具有一定影响力。
六大工程:
重点环节提高产业集中度
打造中西部集成电路中心
为了加快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发展,《规划》提出,我市将实施自主可控产业培育工程、军民融合创新工程、检测认证等第三方服务培育工程、网络可信服务建设工程、工控安全技术应用示范工程、政务数据安全应用示范工程六大工程。
其中,在实施自主可控产业培育工程方面,《规划》提出,我市将积极引进和培育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和封测企业,推动封装测试、关键装备和材料等产业快速发展,推动重点环节提高产业集中度,打造中西部集成电路中心。
同时,将实施军民融合创新工程,建设军民融合研究院和产业基地,加大网络信息安全军民两用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推动网络信息安全领域重大科研项目落地成都,打造国家网络信息安全军民融合创新发展聚焦区;聚焦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控制系统、机器人等新兴领域,引入中国软件评测中心等外部资源,建设4-5家网络信息安全检测认证服务机构,提供网络信息安全产品检测、系统测评、等保咨询、风险评估等服务。
此外,还将根据示范场景的需求,组织开展工控防火墙、网闸、漏洞扫描以及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安全防护等工控安全技术产品研发,根据重点行业应用效果,不断改进和提高相关组件、工具、控制装备的行业适配性,形成重点行业工控安全防护整体解决方案。
产业布局:
全市网络信息安全产业
形成“1+2”空间布局
《规划》提出,我市将依托现有基础,统筹区域优势产业,合理优化空间布局。重点在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双流区打造网络信息安全产业的主体聚集区与核心发展区,武侯区、锦江区依托各自现有产业基础和优势,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到2022年,全市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形成“1+2”的空间布局。
其中,“1”是指一个核心发展区,主要包括高新区南部园区、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双流区,将重点支持自主可控领域、传统安全产品、网络信息安全服务和新兴领域安全四个网络信息安全领域,形成网络信息安全产业的主体聚集区与核心发展区。其中,高新区南部园区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建设以网络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为核心,自主可控领域、传统安全产品和网络信息安全服务为主体的产业园,重点发展密码产品、身份与访问控制、安全测评、工控安全、云计算安全、大数据安全等领域。
“2”是指两个产业协作区,包括武侯区和锦江区。武侯区将建设以传统安全产品为主的产业园,重点发展无线电监测、抗电磁干扰等传统网络信息安全产业;锦江区将建设金融安全产业园,重点发展征信大数据、风险控制等金融安全服务。
此外,《规划》还提出,我市将适时制定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领域安全产业发展专项政策,在企业设立、投融资、税收、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优惠。
本报记者 杨彩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