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是什么?中秋是“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的浪漫与情怀;中秋是“阴晴圆缺都休说,且喜人间好时节”的幸福与希冀;中秋更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与企盼。北京大学深圳人文学院执行院长于长江教授提出,作为一座移民城市,古今中外的节日文化元素在这里聚集、融合,使中秋节成为建构深圳文化的一个重要契机。
“作为和‘春节’相对应的‘秋节’,中秋节源自农耕社会的丰收节,代表感恩与祈福,是一年劳作的结果,发展中与月亮崇拜等‘拜月’习俗相结合,诞生了无数美丽动人的故事。它不仅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世界许多文明中都有类似节日。”
于长江表示,多元文化在深圳交融碰撞,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催化,自然生长出一种自由、包容、融合古今中外的文化肌理,特别是“来了,就是深圳人”的深圳式包容,让客乡变“故乡”。与此同时,作为文化的重要构成要件,来自各地的第一代移民也将其丰富的乡土风情带到了深圳,不同口味的月饼、民俗食品、节日诠释、庆祝活动……在不同的居民群体中传承、发展,风格迥异、丰富多彩的过节方式,在深圳融合共生。因此,这也成为深圳中秋节的特殊之处,不仅具有跨文化性,也兼具了多元性、多样性。
“深圳是一个颇具文化内涵的城市,每一个人都是独特的文化载体,融合为一种深圳特色的城市文化,只不过这种融合,在深圳出生的第二代人身上更为显像。”于长江认为,中秋的文化建构,首先表现为服务文化、商业文化的引领,以物质形式、生活形态、活动方式将复杂多样的地域、传统、背景,再创造为中秋节的“深圳方式”,继而促发深圳文化的形成。
于长江强调,与春节庞大的返乡潮强化本土文化不同,中秋节里,深圳人集中于这座城市,藉由开放发达的现代商业,加速着文化融合、创新与建构,诞生了很多新式“传统”,如海边夜游赏月、美食红酒沙龙……既有源自故乡的文化传承,更有属于深圳的创新创造,古今中外汇集一处,这是深圳中秋节与传统的差异,更是深圳创生文化的积淀。
“文化具有自觉性,自古以来,中秋节以‘雅’著称,文人墨客创作的诗词歌赋不胜枚举。”于长江建议,有意识地构建节日文化,仅仅靠商业对消费者的迎合推动远远不够,还要增加一些“雅文化”,走出单纯的娱乐形式,为节日赋能,融入更多中外传统文化元素。他建议市民,在各类平台上,将常规的节日祝福、亲朋问候,转变为一场“晒民俗、晒传统”式的交流与分享——让深圳居民主动分享自己的过节方式,以及所熟悉的、原汁原味的传统中秋节庆祝形式,不断尝试一些小众方式,推动中秋文化研究、索骥、归类,最终融合发展为属于深圳的节日传统,实现中秋价值的城市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