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财经 » 数字货币 » 正文

全球报道:取消预售制传闻再起,A股上市公司有能力抵御房价大幅波动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8-09-25  来源:腾讯网
核心提示:原标题:取消预售制传闻再起 A股上市公司有能力抵御房价大幅波动吗房地产中秋节日,港股市场却继续开市,但最终并未给港股投资者

原标题:取消预售制传闻再起 A股上市公司有能力抵御房价大幅波动吗

房地产

中秋节日,港股市场却继续开市,但最终并未给港股投资者带来积极的表现。然而,在这一个交易日内,受到港股内房股大幅下跌的影响,港股市场最终以1.62%的跌幅报收。

实际上,对于港股内房股的疲软表现,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内地取消预售制的传闻影响。虽然后来这一传闻已经得到了相关人士的澄清,但是其对港股内房股的表现以及A股上市房企股票的走势还是会构成不少的负面冲击。

其实,在这些年来,预售制取消的传闻被一直传出,但随后均已得到了澄清。不过,从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系列传闻来看,也或多或少体现出市场的看跌心态,而这些年来,随着房地产调控政策的密集出炉,更多的人选择了观察与等待,但遗憾的是,他们却未能够等待房价实质性下跌的时刻,反而需要花费越来越高的成本才能够买得起房子。

早在上世纪90年代,预售制逐渐得到了确立,而当时商品房预售制的出炉,更大程度上还是意在刺激当时的房地产市场发展,并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且为房企的融资筹款,提供更多的保障,增加了市场供应。

与此同时,这些年来,如预售制、土地招拍挂以及公摊面积等,或多或少受到了当时香港市场的影响,而在特别的历史发展环境下,借鉴了香港模式确实发挥了非常理想的效果。但是,多年之后,在国内房地产市场高居不下的背景下,以往的模式也开始引起了热议与反思。

对于取消预售制的传闻,实际上投资者已经不是第一次听到,而取消预售制的直接目的,意在打击部分房企空手套白狼的套利空间,并从一定程度上打击房企虚假宣传、违规销售以及任性利用政策漏洞反复套利等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希望房地产市场可以得到平稳健康的运行。

但是,预售制本身具有其存在的积极意义,而一旦全面取消,恐怕会对不少房企构成沉重的冲击,尤其是对房企资金链的考验。此外,一旦预售制全面取消,那么将会改变市场的供需关系,而供需失衡局面也会进一步加剧,这也是政策出炉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取消预售制传闻再起,港股上市房企价格大幅下行,这是对传闻冲击下的担忧情绪集中释放。实际上,一旦预售制得以取消,恐怕首要冲击的,还是那些潜在负债率高、杠杆风险明显的中小房企,而资金链问题影响着房企的发展命运,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恐怕房企难逃大洗牌的命运,但随之而至的,则是市场供需关系的改变。退一步思考,假如当地需求旺盛,一旦当地的供应瞬间收缩,那么仅以存量房供应的区域,其房子价格恐怕又是一次大的波动了。

事实上,对于国内房地产市场的表现,已经不仅仅影响到房企尤其是上市房企的命运,而且还会对主营业务非房产的上市公司构成不少的影响。据了解,A股市场已经有逾千家上市公司有投资性房产,合计规模达到数千亿元以上,而这其中包括不少主营业务非房产的上市公司。

由此可见,假如国内房地产价格出现实质性的波动,那么对于A股上市公司的影响还是不可小觑,起码影响到一半以上的上市公司。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本来希望借助投资房产获得投资收益,或为其以后的保壳扭亏做好铺垫。但,如果国内房地产价格发生显著波动,恐怕届时导致的结果,则是保壳扭亏或增加利润不成,反而还会因此成为了上市公司的包袱压力。或许,从实际情况分析,假如国内房地产价格出现实质性的大幅波动表现,那么还是有不少上市公司未能够做好充分的准备,这还是国内资本市场的一个不可小觑的问题。

由此一来,对于影响房价的重要政策,出炉之前肯定会有充分的调研与分析,并不会盲目任性出台。虽然近期取消预售制的传闻不少,但取消预售制更需要做好充分配套,并充分衡量好政策出炉后的市场反应与市场自身的承受能力。不过,面对上市公司热衷于买房的现象,本来并不是一个正常合理的行为,而企业尤其是主业非房产的上市公司,过于依赖房地产投资,恐怕本身并不具备足够的风险抵御能力。


免责声明:本文若有侵权,请联系我,立刻删去!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全球资源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 资讯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